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furoylamino-2-formylquinoline-5,8-dione | 1030001-6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furoylamino-2-formylquinoline-5,8-dione
英文别名
——
7-furoylamino-2-formylquinoline-5,8-dione化学式
CAS
1030001-64-9
化学式
C15H8N2O5
mdl
——
分子量
296.239
InChiKey
VUMLHAUITUFVP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8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6.3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furoylamino-2-formylquinoline-5,8-dione甲基色氨酸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53.5%的产率得到7-N-(2-furoyl)demethyllavendamycin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Lavendamycin抗肿瘤剂: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模型验证,以及分子对接和生物学研究。
    摘要:
    已开发了基于1H69晶体结构的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活性位点的计算机模型,以促进NQO1指导的拉达霉素抗肿瘤剂的开发。利用基于结构的设计标准将拉文霉素类似物设计为NQO1底物。使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对接研究,以预测NQO1底物特异性。通过Pictet-Spengler缩合反应合成了设计的N-酰基十一碳金霉素酯和酰胺。用重组人NQO1和人结肠腺癌细胞(缺乏NQO1的BE和富含NQO1的BE-NQ)对类似物进行代谢和细胞毒性研究。发现对接物和生物学数据是相关的,其中类似物12、13、14、15和16分别被分类为好,差,差,差和好NQO1底物。我们的结果证明配体设计标准是有效的,从而导致发现了两种良好的NQO1底物。对接和生物学数据之间观察到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的预测能力。
    DOI:
    10.1021/jm701066a
  • 作为产物:
    描述:
    7-N-furoylamino-2-methylquinoline-5,8-dione 在 selenium(IV) 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8.0h, 以93%的产率得到7-furoylamino-2-formylquinoline-5,8-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avendamycin抗肿瘤剂: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模型验证,以及分子对接和生物学研究。
    摘要:
    已开发了基于1H69晶体结构的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活性位点的计算机模型,以促进NQO1指导的拉达霉素抗肿瘤剂的开发。利用基于结构的设计标准将拉文霉素类似物设计为NQO1底物。使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对接研究,以预测NQO1底物特异性。通过Pictet-Spengler缩合反应合成了设计的N-酰基十一碳金霉素酯和酰胺。用重组人NQO1和人结肠腺癌细胞(缺乏NQO1的BE和富含NQO1的BE-NQ)对类似物进行代谢和细胞毒性研究。发现对接物和生物学数据是相关的,其中类似物12、13、14、15和16分别被分类为好,差,差,差和好NQO1底物。我们的结果证明配体设计标准是有效的,从而导致发现了两种良好的NQO1底物。对接和生物学数据之间观察到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的预测能力。
    DOI:
    10.1021/jm70106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metabolism and in vitro cytotoxicity studies on novel lavendamycin antitumor agents
    作者:Wen Cai、Mary Hassani、Rajesh Karki、Ervin D. Walter、Katherine H. Koelsch、Hassan Seradj、Jayana P. Lineswala、Hamid Mirzaei、Jeremy S. York、Fatemeh Olang、Minoo Sedighi、Jennifer S. Lucas、Thomas J. Eads、Anthony S. Rose、Sahba Charkhzarrin、Nicholas G. Hermann、Howard D. Beall、Mohammad Behforouz
    DOI:10.1016/j.bmc.2010.01.037
    日期:2010.3
    A series of lavendamycin analogues with two, three or four substituents at the C-6, C-7 N, C-2', C-3' and C-11' positions were synthesized via short and efficient methods and evaluated as potential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NQO1)-directed antitumor agents. The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through Pictet-Spengler condensation of the desired 2-formylquinoline-5,8-diones with the required tryptophans followed by further needed transformations. Metabolism and toxicity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est substrates for NQO1 were also the most selectively toxic to NQO1-rich tumor cells compared to NQO1-deficient tumor cells. (C)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