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tri-O-acetyl-2-amino-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 110056-7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tri-O-acetyl-2-amino-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3,4,6-Tri-O-acetyl-2-amino-2-desoxy-β-D-phenylglucosid;Phenyl-<2-amino-2-desoxy-3,4,6-tri-O-acetyl-β-D-glucopyranosid>;phenyl-(tri-O-acetyl-2-amino-2-deoxy-β-D-glucopyranoside);Phenyl-(tri-O-acetyl-2-amino-2-desoxy-β-D-glucopyranosid)
phenyl-(tri-O-acetyl-2-amino-2-deoxy-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10056-71-8
化学式
C18H23NO8
mdl
——
分子量
381.383
InChiKey
SJEOTFOZZRGWTQ-DUQPFJR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4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23.3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N-乙酰基半乳糖胺4-硫酸盐6-O-磺基转移酶抑制剂的4-叠氮基-β-半乳糖胺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摘要:
    硫酸软骨素E(CS-E)在从病毒感染到神经再生的各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乙酰半乳糖胺4-硫酸盐6- O生成的区域特异性硫酸盐模式-磺基转移酶(GalNAc4S-6ST)是其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结构决定因素。GalNAc4S-6ST的抑制剂可以用作了解CS-E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人类疾病的潜在治疗先导的有力工具。合成了一系列新的4-酰基氨基-β-GalNAc衍生物和4-叠氮基-β-GalNAc衍生物,作为其潜在的GalNAc4S-6ST抑制剂的应用。评价目标化合物对GalNAc4S-6ST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4-新戊酰氨基-和4-叠氮基-β-GalNAc衍生物表现出明显的针对GalNAc4S-6ST的活性,IC 50值为0.800至0.828mM。它们显示出比用作对照的苄基D-GalNAc4S更高的活性。
    DOI:
    10.1007/s10719-018-9839-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N-乙酰基半乳糖胺4-硫酸盐6-O-磺基转移酶抑制剂的4-叠氮基-β-半乳糖胺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摘要:
    硫酸软骨素E(CS-E)在从病毒感染到神经再生的各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乙酰半乳糖胺4-硫酸盐6- O生成的区域特异性硫酸盐模式-磺基转移酶(GalNAc4S-6ST)是其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结构决定因素。GalNAc4S-6ST的抑制剂可以用作了解CS-E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人类疾病的潜在治疗先导的有力工具。合成了一系列新的4-酰基氨基-β-GalNAc衍生物和4-叠氮基-β-GalNAc衍生物,作为其潜在的GalNAc4S-6ST抑制剂的应用。评价目标化合物对GalNAc4S-6ST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4-新戊酰氨基-和4-叠氮基-β-GalNAc衍生物表现出明显的针对GalNAc4S-6ST的活性,IC 50值为0.800至0.828mM。它们显示出比用作对照的苄基D-GalNAc4S更高的活性。
    DOI:
    10.1007/s10719-018-983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lferich et al., Hoppe-Seyler's Zeitschrift fur Physiologische Chemie, 1934, vol. 226, p. 258,261
    作者:Helferich et al.
    DOI:——
    日期:——
  • Roseman; Dorfman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51, vol. 191, p. 607,610
    作者:Roseman、Dorfman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