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Ethynyl-2,6,6-trimethyl-2-cyclohexan-1-ol | 60814-3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ynyl-2,6,6-trimethyl-2-cyclohexan-1-ol
英文别名
1-ethynyl-2,6,6-trimethylcyclohex-2-en-1-ol
1-Ethynyl-2,6,6-trimethyl-2-cyclohexan-1-ol化学式
CAS
60814-33-7
化学式
C11H16O
mdl
——
分子量
164.247
InChiKey
QNCAQFGEDNNIH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19.6±39.0 °C(Predicted)
  • 密度:
    0.9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2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Ethynyl-2,6,6-trimethyl-2-cyclohexan-1-ol重铬酸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3-乙炔基-2,4,4-三甲基环己-2-烯-1-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重铬酸吡啶鎓诱导的烯醇的1,3-氧化重排
    摘要:
    已经研究了重铬酸吡啶鎓诱导的各种1-ene-4-yne-3-ol的氧化重排。这些反应是区域特异性地在烯烃位点发生的,并且仅可用于Z-取代的烯醇。
    DOI:
    10.1016/s0040-4039(00)95913-6
  • 作为产物:
    描述:
    2,6,6-三甲基环己-2-烯-1-酮乙炔氢锂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1-Ethynyl-2,6,6-trimethyl-2-cyclohex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重铬酸吡啶鎓诱导的烯醇的1,3-氧化重排
    摘要:
    已经研究了重铬酸吡啶鎓诱导的各种1-ene-4-yne-3-ol的氧化重排。这些反应是区域特异性地在烯烃位点发生的,并且仅可用于Z-取代的烯醇。
    DOI:
    10.1016/s0040-4039(00)9591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acetylene rearrangement
    作者:Theophilus Leapheart、Philip Magnus
    DOI:10.1039/c39820001391
    日期:——
    Treatment of the enynols (1), (2), (3), and (5) with 35% perchloric acid in tetrahydrofuran produces, through a series of protoropic shifts, the corresponding dienones (4) and (11).
    用三氢呋喃中35%的高氯酸处理烯醇(1),(2),(3)和(5),通过一系列原变反应产生相应的二烯酮(4)和(11)。
  • Schmidt,C.,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6, vol. 54, p. 2310 - 2313
    作者:Schmidt,C.
    DOI:——
    日期:——
  • LEAPHEART, T.;MAGNUS, P.,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2, N 24, 1391-1392
    作者:LEAPHEART, T.、MAGNUS, P.
    DOI:——
    日期:——
  • LIOTTA D.; BROWN D.; HOEKSTRA W.; MONAHAN R. , III, TETRAHEDRON LETT., 28,(1987) N 10, 1069-1072
    作者:LIOTTA D.、 BROWN D.、 HOEKSTRA W.、 MONAHAN R. , II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