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 1241962-2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241962-27-5
化学式
C26H28N4OS
mdl
——
分子量
444.601
InChiKey
ZCGWLUQHVGDUN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69.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氰乙酸 在 ammonium acet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8.0h, 以70%的产率得到(E)-3-(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2-yl)-2-cyanoacr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1-烷基-1H-咪唑基双极性有机化合物,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摘要:
    基于1-烷基-1 A系列施主-π-受主型有机染料的ħ咪唑间隔物1,2,3,4,5已经开发和表征。两个电子给体位于咪唑的4和5位,而电子接受的氰基丙烯酸在2位被含间隔基的杂芳环(如噻吩和噻唑)并入。此处详细描述了DSSC的结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使用染料作为敏化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表现出良好的效率,范围为3.06%至6.35%,相对于在相似条件下制造和测量的基于N719的器件(7.33%)而言,达到42-87%。对染料进行了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电子供体在光激发时都可以促进电子注入,
    DOI:
    10.1002/asia.200900244
  • 作为产物:
    描述:
    4,4'-(1-ethyl-2-(thiophen-2-yl)-1H-imidazole-4,5-diyl)bis(N,N-dimethylbenzenamine)N,N-二甲基甲酰胺正丁基锂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5-(4,5-bis(4-(dimethylamino)phenyl)-1-ethyl-1H-imidazol-2-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1-烷基-1H-咪唑基双极性有机化合物,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摘要:
    基于1-烷基-1 A系列施主-π-受主型有机染料的ħ咪唑间隔物1,2,3,4,5已经开发和表征。两个电子给体位于咪唑的4和5位,而电子接受的氰基丙烯酸在2位被含间隔基的杂芳环(如噻吩和噻唑)并入。此处详细描述了DSSC的结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使用染料作为敏化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表现出良好的效率,范围为3.06%至6.35%,相对于在相似条件下制造和测量的基于N719的器件(7.33%)而言,达到42-87%。对染料进行了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电子供体在光激发时都可以促进电子注入,
    DOI:
    10.1002/asia.2009002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