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Cl(triphenylphosphine)3]·CH3CN | 179628-3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Cl(triphenylphosphine)3]·CH3CN
英文别名
chlorotris(triphenylphosphine)copper(I)*(acetonitrile);chloro-tris(triphenylphosphine)-copper(I) complex;[CuCl(PPh3)3].CH3CN;[CuCl(tpp)3]*CH3CN
[CuCl(triphenylphosphine)3]·CH3CN化学式
CAS
179628-35-4
化学式
C2H3N*C54H45ClCuP3
mdl
——
分子量
926.924
InChiKey
RIASOUYYANPMDA-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Cl(triphenylphosphine)3]·CH3CN 以 neat (no solvent, solid phase)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双(μ2-氯)-三(三苯基膦)-二铜(I)和氯-三(三苯基膦)-铜(I)配合物的结构,光解和生物学研究。铜(I)-铜(I)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
    摘要氯化铜(I)与三苯基膦(tpp)以2:3和1:3的摩尔比直接反应,导致形成[(tpp)Cu(μ2-Cl)2Cu(tpp)2](1)和{[CuCl(tpp)3]·(CH3CN)}(2)配合物。配合物的特征在于熔点,FT-IR,UV-Vis光谱数据和X射线晶体学。复合物1是双核的。两个μ2-Cl原子分别桥接两个具有四面体和三角形几何形状的铜离子。在1的情况下,短的铜-铜键距为2.9039(6)indicates表示金属中心之间的d10-d10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使用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的计算方法将研究扩展到准芳香性的测定中,从而导致强烈的Cu-Cu相互作用。在配合物1中的Cu2Cl2P3核的内部区域计算出的NICS最高可屏蔽-6.05 ppm。配合物2是单核,其中三个磷和一个氯原子在铜(I)离子周围形成四面体。配合物1和2的光解导致三苯膦氧化物的形成。测试复合物1和2在体外对平滑肌肉
    DOI:
    10.1016/j.ica.2009.11.03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配位铜(I)配合物[Cu(PPh 3)3 X]和[Cu(PPh 3)3(CH 3 CN)] X的结构和固态31 P NMR研究
    摘要:
    三(三苯基膦)铜(我)配合物[(PPH 3)3的CuX]对于X =氯(1),溴(2),I(3),CLO 4 (4),BF 4 (5),[( PPh 3)3 CuCl]·CH 3 CN(1a),[Cu(PPh 3)3(CH 3 CN)] X表示X = ClO 4 (6),BF 4 (7)和[Cu(PPh 3)3(频道3CN)] X·CH 3 CN对于X = SiF 5 (8),PF 6 (9)已通过固态31 P CP / MAS NMR进行了研究光谱学连同化合物(6)–(9)的单晶X射线衍射,后者完成了晶体的可用性结构数据该系列。化合物(1) - (5)形成的空间群的同晶系列P 3(一 〜19 Ç 与该单元电池的三个独立的分子,所有设置的约3倍对称轴〜11埃)。化合物(1)–(3)中P–Cu–P,P–Cu–X键角和Cu–P键长的平均值(带有估计的标准偏差)分别为110.1(6)°,108.8(6)°对于化合物(4)和(5),为2
    DOI:
    10.1039/b505200a
  • 作为试剂:
    描述:
    水杨醛titanium(IV) isopropylate盐酸[CuCl(triphenylphosphine)3]·CH3CN三乙胺9-硼双环[3.3.1]壬烷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5h, 生成 tert-butyl N-[(S)-4-hydroxy-1-(2-hydroxyphenyl)but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烯基硼烷的胺加合物作为高反应性烯丙基硼化剂用于 Cu(I) 催化手性亚磺酰亚胺的烯丙基化
    摘要:
    使用高活性试剂实施选择性催化过程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符合化学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原则。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描述了Cu( I )催化亚胺与烯丙基三有机硼烷胺加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的方法和一般原理。三烯丙基硼烷是一种极其活泼的化合物,不能用于亚胺的催化烯丙基化,而其胺加合物是理想的催化底物。胺片段的结构成功地平衡了烯丙基硼试剂的安全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催化烯丙基化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超过任何已知的烯丙基硼烷许多倍。获得的结果得到定量动力学数据和 DFT 计算的支持。该系统的催化功效在亚磺酰亚胺模型(23 个例子)上得到了证明。实现了高达 >99% 的高非对映选择性,包​​括克级合成 2-羟基苯基衍生物。考虑到三烯基硼烷(AAT)的胺加合物的高反应活性和无与伦比的原子经济性,它们可以被认为是Cu( I )和其他合适金属催化剂的潜在烯丙基化试剂。
    DOI:
    10.1039/d4ob0029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terial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公开号:US09214638B2
    公开(公告)日:2015-12-15
    A material for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 includes a copper(I) complex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CuX(PPh3)2L]  [Formula 1] In the above Formula 1, X is an anion, PPh3 is triphenylphosphine, and L is a substituted or un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ligand having 5 to 18 ring carbon.
    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的材料包括以下化学式1所代表的(I)配合物: [CuX(PPh3)2L]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X是阴离子,PPh3是三苯基膦,L是具有5至18个环碳的取代或未取代杂环配体
  • Triphenylphosphane complexes of copper(I): Structural and 31P NMR investigations
    作者:Thomas Kräuter、Bernhard Neumüller
    DOI:10.1016/0277-5387(95)00595-1
    日期:1996.6
    The phosphane complexes [(Ph3P)2CuCl2Li(THF)2] · 1.5THF, [(Ph3P)2Cu-Cl]·0.5THF, [(Ph3P)3CuCl]·MeCN, [(Ph3P)3CuCl]·THF and [(Ph3P)2CuCl2Cu(PPh3)] (THF = tetrahydrofuran)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analytical, IR, mass and NMR spectral technique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underline the ability of the copper(l) centre to exist in a distorted trigonal planar as
    膦配合物[(Ph 3 P)2 CuCl 2 Li(THF)2 ]·1.5THF,[(Ph 3 P)2 Cu-Cl]·0.5THF,[(Ph 3 P)3 CuCl]·MeCN,[制备了(Ph 3 P)3 CuCl]·THF和[(Ph 3 P)2 CuCl 2 Cu(PPh 3)](THF =四氢呋喃),并根据分析,红外,质谱和NMR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强调了(l)中心存在于扭曲的三角平面以及扭曲的四面体环境中的能力。
  • Simple and extremely efficient blue emitters based on mononuclear Cu(<scp>i</scp>)-halide complexes with delayed fluorescence
    作者:Hiroki Ohara、Atsushi Kobayashi、Masako Kato
    DOI:10.1039/c4dt02709d
    日期:——

    Mononuclear Cu(i)-halide complexes with a ternary ligand system exhibit blue light emission based on delayed fluorescence with extremely high quantum yields, approaching 100% in the solid states.

    具有三元配体系统的单核Cu(I)卤化物配合物表现出基于延迟荧光的蓝光发射,在固态下的量子产率极高,接近10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