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iodophenylethynyl)phen-2-ylethynyl)-2,9-dimesityl[1,10]-phenanthroline | 1618666-5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iodophenylethynyl)phen-2-ylethynyl)-2,9-dimesityl[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
3-((4-iodophenylethynyl)phen-2-ylethynyl)-2,9-dimesityl[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1618666-50-4
化学式
C46H35IN2
mdl
——
分子量
742.702
InChiKey
TXWMBNKERGWAD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37
  • 重原子数:
    49.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5.7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iodophenylethynyl)phen-2-ylethynyl)-2,9-dimesityl[1,10]-phenanthroline4-(3-bromo-5-methyl-2-ethynylphenyl-ethynyl)-[2,2';6',2'']terpyridine四(三苯基膦)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43%的产率得到3-[2-[2-[2-[4-[2-[2-Bromo-6-[2-(2,6-dipyridin-2-ylpyridin-4-yl)ethynyl]-4-methylphenyl]ethynyl]phenyl]ethynyl]phenyl]ethynyl]-2,9-bis(2,4,6-trimeth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模仿SARS-CoV 3CLpro酶工作原理的单体-二聚体纳米开关可控制铜催化的环丙烷化†
    摘要:
    在其末端具有三联吡啶和被保护的菲咯啉的三角形框架构成了一个打开/关闭的纳米开关,该开关可通过化学输入进行切换。在铜的存在下(我)离子,开放三角形框架(OPEN-I)牢固地关闭,以一个催化失活的杂[铜(phen)的(三联吡啶)] +络合物(CLOSE)。通过连续添加和去除Cu +可以证明CLOSE和OPEN-I状态之间可逆切换。与此相反,添加铁后(II)离子到CLOSE状态的bishomoleptic二聚体的[Fe(三联吡啶)2 ] 2+复合物与铜(形成我)离子放置在菲咯啉腔(OPEN-II)中。由于其配位的不饱和[Cu(Phen)] +位,二聚铁络合物能够在使用重氮乙酸乙酯的Z-环辛烯的环丙烷化反应中充当催化剂。
    DOI:
    10.1039/c4dt01508h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模仿SARS-CoV 3CLpro酶工作原理的单体-二聚体纳米开关可控制铜催化的环丙烷化†
    摘要:
    在其末端具有三联吡啶和被保护的菲咯啉的三角形框架构成了一个打开/关闭的纳米开关,该开关可通过化学输入进行切换。在铜的存在下(我)离子,开放三角形框架(OPEN-I)牢固地关闭,以一个催化失活的杂[铜(phen)的(三联吡啶)] +络合物(CLOSE)。通过连续添加和去除Cu +可以证明CLOSE和OPEN-I状态之间可逆切换。与此相反,添加铁后(II)离子到CLOSE状态的bishomoleptic二聚体的[Fe(三联吡啶)2 ] 2+复合物与铜(形成我)离子放置在菲咯啉腔(OPEN-II)中。由于其配位的不饱和[Cu(Phen)] +位,二聚铁络合物能够在使用重氮乙酸乙酯的Z-环辛烯的环丙烷化反应中充当催化剂。
    DOI:
    10.1039/c4dt01508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