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osphonic acid di-pent-4-enyl ester | 1119-1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osphonic acid di-pent-4-enyl ester
英文别名
phosphorous acid di-pent-4-enyl ester;Di-(pent-4-enyl)-phosphonat
phosphonic acid di-pent-4-enyl ester化学式
CAS
1119-10-4
化学式
C10H19O3P
mdl
——
分子量
218.233
InChiKey
LUIWXWPJALJKF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92.1±29.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4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osphonic acid di-pent-4-enyl ester三氯溴甲烷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阳离子两亲物中含硫醚的脂质链取代不饱和脂质链:物理化学后果和基因传递的应用。
    摘要:
    阳离子两亲物的疏水部分在转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其结构对超分子组装体的类型和这些组装体的动力学性质都有影响。后者必须表现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之间的折衷,以有效地压缩然后将DNA输送到靶细胞中。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报告了在两个18个原子长的脂质链的不同位置具有硫醚功能的新型阳离子两亲物的合成,并研究了它们与具有油基(C18: 1)或硬脂基(C18:0)链。我们表明,具有硫醚功能的阳离子脂质的流动性位于靠近每个脂质链的中间位置,介于含油基和硬脂基的类似物之间。压缩等温线测定也支持这些性质。当用作递送质粒DNA的载体时,含硫醚的阳离子两亲物表现出良好的转染人源细胞系的能力,其中在链中部掺入此类部分的细胞是最有效的。这项工作支持使用硫醚功能作为阳离子两亲物的脂族脂质链中不饱和度的一种可能替代物,以调节物理化学行为并进而调节生物活性,例如基因传递能力。压缩等温线测定也支持这些性质。当用作递送质粒D
    DOI:
    10.1039/c9ob00473d
  • 作为产物:
    描述:
    4-戊烯-1-醇三乙胺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phosphonic acid di-pent-4-en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阳离子两亲物中含硫醚的脂质链取代不饱和脂质链:物理化学后果和基因传递的应用。
    摘要:
    阳离子两亲物的疏水部分在转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其结构对超分子组装体的类型和这些组装体的动力学性质都有影响。后者必须表现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之间的折衷,以有效地压缩然后将DNA输送到靶细胞中。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报告了在两个18个原子长的脂质链的不同位置具有硫醚功能的新型阳离子两亲物的合成,并研究了它们与具有油基(C18: 1)或硬脂基(C18:0)链。我们表明,具有硫醚功能的阳离子脂质的流动性位于靠近每个脂质链的中间位置,介于含油基和硬脂基的类似物之间。压缩等温线测定也支持这些性质。当用作递送质粒DNA的载体时,含硫醚的阳离子两亲物表现出良好的转染人源细胞系的能力,其中在链中部掺入此类部分的细胞是最有效的。这项工作支持使用硫醚功能作为阳离子两亲物的脂族脂质链中不饱和度的一种可能替代物,以调节物理化学行为并进而调节生物活性,例如基因传递能力。压缩等温线测定也支持这些性质。当用作递送质粒D
    DOI:
    10.1039/c9ob0047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S-monofluoromethyl phosphorothioates from PV-H compounds and PhSO2SCH2F
    作者:Renyi Pang、Ruichao Yao、Shiyao Lu、Yicheng Zhou、Wenbo Chen
    DOI:10.1016/j.cclet.2020.05.032
    日期:2021.1
    Abstract S-Monofluoromethyl phosphorothioate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lass of organofluorine compounds and are report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A series of S-monofluoromethyl phosphorothioates are conveniently synthesized from different PV-H compounds and PhSO2SCH2F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method is compatible with common functional groups and provides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to synthesize new
    摘要S-单甲基硫代磷酸代表了一类重要的有机氟化合物,并首次在此报道。在温和的条件下,可以方便地从不同的PV-H化合物和PhSO2SCH2F合成一系列S-单甲基硫代磷酸。该方法与常见的官能团兼容,并为合成用于药物化学的新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了潜在的机会。
  • 350. Synthetic aspects of free-radical addition. Part III. Intramolecular radical-addition reactions
    作者:J. I. G. Cadogan、D. H. Hey、S. H. Ong
    DOI:10.1039/jr9650001932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