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3,4-dicarboxyphenoxy)-2,5-di-tert-butyl benzene | 135848-9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3,4-dicarboxyphenoxy)-2,5-di-tert-butyl benzene
英文别名
4-[2,5-Ditert-butyl-4-(3,4-dicarboxyphenoxy)phenoxy]phthalic acid
1,4-bis-(3,4-dicarboxyphenoxy)-2,5-di-tert-butyl benzene化学式
CAS
135848-93-0
化学式
C30H30O10
mdl
——
分子量
550.562
InChiKey
OXUGIINIUMNJR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92.5±55.0 °C(Predicted)
  • 密度:
    1.3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68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3-邻苯二甲酰亚胺和4-邻苯二甲酰亚胺单元的聚醚酰亚胺的比较:合成,表征和物理性质
    摘要:
    具有3-或4-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的双(醚酐)通过分别使3-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几种二醇反应并将所得的双(醚二腈)转化为双(醚酐)来制备。在两步溶液聚合和酰亚胺化过程中,将选定的二酐转化为聚(醚酰亚胺)。已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可得到具有几种芳族二胺中任何一种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相反,具有3-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主要得到低分子量产物。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对几种低分子量产物的检查表明,根据二胺的结构,产物由环状或线性的小的低聚物组成。由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BAPB)和几种带有3-或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双(醚酐)中的每一种制备一系列高分子量聚合物。酸酐具有异丙基或六氟异丙基单元或邻位-甲基或邻-叔二醇残基中的丁基取代基。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特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气体渗透率,正电子an灭和介电弛豫行为,其性质与分子结构有关。介电弛
    DOI:
    10.1021/ma052473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3-邻苯二甲酰亚胺和4-邻苯二甲酰亚胺单元的聚醚酰亚胺的比较:合成,表征和物理性质
    摘要:
    具有3-或4-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的双(醚酐)通过分别使3-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几种二醇反应并将所得的双(醚二腈)转化为双(醚酐)来制备。在两步溶液聚合和酰亚胺化过程中,将选定的二酐转化为聚(醚酰亚胺)。已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可得到具有几种芳族二胺中任何一种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相反,具有3-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主要得到低分子量产物。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对几种低分子量产物的检查表明,根据二胺的结构,产物由环状或线性的小的低聚物组成。由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BAPB)和几种带有3-或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双(醚酐)中的每一种制备一系列高分子量聚合物。酸酐具有异丙基或六氟异丙基单元或邻位-甲基或邻-叔二醇残基中的丁基取代基。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特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气体渗透率,正电子an灭和介电弛豫行为,其性质与分子结构有关。介电弛
    DOI:
    10.1021/ma05247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es thereof
    申请人:The 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 p.l.c.
    公开号:EP0413415A1
    公开(公告)日:1991-02-20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having a general formula X-O-Ar-O-Y in which X and Y are aromatic mono or di-basic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f derivatives which may be the same or different. Ar is a divalent aromatic group having at least one tertiary alkyl substituent and not more than one such substituent ortho to each of its bonds to the ether groups. A polyetherimide is prepared by reacting an anhydride derivative of the above formula with a diamine.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can be fabricated from the resultant polyetherimides.
    具有一般公式X-O-Ar-O-Y的羧酸及其衍生物,其中X和Y是芳香族单基或二基羧酸衍生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r是一个双价芳香族基团,具有至少一个三级烷基取代基,并且不超过一个这样的取代基正交于其对乙醚基团的每个键。通过将上述公式的酐衍生物与二胺反应制备聚醚酰亚胺。可以从所得的聚醚酰亚胺制备气体分离膜。
  • A Comparison of Poly(ether imide)s with 3-Phthalimide and 4-Phthalimide Uni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作者:G. C. Eastmond、J. Paprotny、R. A. Pethrick、F. Santamaria-Mendia
    DOI:10.1021/ma0524732
    日期:2006.10.1
    Bis(ether anhydride)s with 3- or 4-phthalimide moieties were prepared by reacting 3- or 4-nitrophthalodinitrile, respectively, with several diols and converting the resulting bis(ether dinitrile)s to bis(ether anhydride)s. Selected dianhydrides were converted into poly(ether imide)s in a two-stage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and imidization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in most cases, the dianhydrides with
    具有3-或4-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的双(醚酐)通过分别使3-或4-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几种二醇反应并将所得的双(醚二腈)转化为双(醚酐)来制备。在两步溶液聚合和酰亚胺化过程中,将选定的二酐转化为聚(醚酰亚胺)。已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可得到具有几种芳族二胺中任何一种的高分子量聚合物。相反,具有3-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二酐主要得到低分子量产物。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对几种低分子量产物的检查表明,根据二胺的结构,产物由环状或线性的小的低聚物组成。由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BAPB)和几种带有3-或4-邻苯二甲酸酐单元的双(醚酐)中的每一种制备一系列高分子量聚合物。酸酐具有异丙基或六氟异丙基单元或邻位-甲基或邻-叔二醇残基中的丁基取代基。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特征。研究了聚合物的气体渗透率,正电子an灭和介电弛豫行为,其性质与分子结构有关。介电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