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0-2H]tridecanoic acid | 317801-8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10-2H]tridecanoic acid
英文别名
(S)-[11-2H]-tridecanoic acid;(10S)-10-deuteriotridecanoic acid
(S)-[10-2H]tridecanoic acid化学式
CAS
317801-87-9
化学式
C13H26O2
mdl
——
分子量
215.34
InChiKey
SZHOJFHSIKHZHA-VGERMBT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10-2H]tridecanoic acid 在 pheromone glands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E)-Trideca-10,12-dienoic acid 、
    参考文献:
    名称:
    酶促单烯1,4-脱氢反应的立体特异性:(Z)-11-十四碳烯酸转化为(E,E)-10,12-十四碳烯二酸。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酶促1,4-脱氢反应的第一个立体化学研究,即将(Z)-11-十四碳烯酸转化为(E,E)-10,12-十四碳二烯酸,这涉及到飞蛾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使用标记的底物(R)-[10-(2)H]-和(S)-[10-(2)H]-十三烷酸((R)-2和(S)-2 )和(R)-[2,2,3,3,13-(2)H(5)]-和(S)-[2,2,3,3,13-(2)H(5 )]-十四烷酸(分别为(R)-1和(S)-1)。如前一篇文章所述制备探针(R)-2和(S)-2。(1)通过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完成五氘代手性底物(R)-1和(S)-1的合成12-tridecyn-2-ol(6)与固定化的猪胰脂肪酶。通过一系列公认的反应,对映体纯的醇(R)-6和(S)-6分别转化为最终的酸(S)-1和(R)-1。用单独探针分别孵育的腺体的甲醇化脂质提取物的分析表明,在(Z)-11-十四碳烯酸向(E,E)-10
    DOI:
    10.1021/jo0109927
  • 作为产物:
    描述:
    9-溴-1-壬醇chromium(VI) oxide盐酸4-二甲氨基吡啶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正丁基锂 、 lithium aluminium deuteride 、 硫酸对甲苯磺酸三乙胺 、 lith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4.83h, 生成 (S)-[10-2H]tridec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在C-9和C-10位置合成单氘代十三烷酸的双氘和对映异构体。
    摘要:
    我们报告了制备单和双硬脂酸十三烷酸的途径:(R)-[9-(2)H(1)]-,(S)-[9-(2)H(1)]-,(R )-[10-(2)H(1)]-,(S)-[10-(2)H(1)]-,[9,9-(2)H(2)]-和[10 ,需要10-(2)H(2)]-十三烷酸作为去饱和酶生化研究的探针。所有这些探针的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是酮9,它们分别通过分别用LiAlD(4)和LiAlH(4)还原而生成相应的醇10和13。用(S)-(+)-9-蒽基甲氧基乙酸((S)-(+)-9-AMA)对非氘代外消旋醇13的衍生化和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色谱分离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立体异构中心的绝对构型(1)NMR使用Riguera和其同事提出的模型的改编,并已通过已知绝对构型的醇进行验证。通过用LiAlH(4)还原每种非对映体酯可回收两种对映体醇(R)-和(S)-13。醇10和13的甲磺酸化,然后通过LiAlD(4
    DOI:
    10.1021/jo000957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pecificity of an Enzymatic Monoene 1,4-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Conversion of (<i>Z</i>)-11-Tetradecenoic Acid into (<i>E</i>,<i>E</i>)-10,12-Tetradecadienoic Acid
    作者:Sergio Rodríguez、Pere Clapés、Francisco Camps、Gemma Fabriàs
    DOI:10.1021/jo0109927
    日期:2002.4.1
    transformation of (Z)-11-tetradecenoic acid into (E,E)-10,12-tetradecadienoic acid, involved in the sex pheromone biosynthesis of the moth Spodoptera littorali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labeled substrates (R)-[10-(2)H]- and (S)-[10-(2)H]-tridecanoic acids ((R)-2 and (S)-2, respectively) and (R)-[2,2,3,3,13-(2)H(5)]- and (S)-[2,2,3,3,13-(2)H(5)]-tetradecanoic acids ((R)-1 and (S)-1, respectively)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酶促1,4-脱氢反应的第一个立体化学研究,即将(Z)-11-十四碳烯酸转化为(E,E)-10,12-十四碳二烯酸,这涉及到飞蛾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使用标记的底物(R)-[10-(2)H]-和(S)-[10-(2)H]-十三烷酸((R)-2和(S)-2 )和(R)-[2,2,3,3,13-(2)H(5)]-和(S)-[2,2,3,3,13-(2)H(5 )]-十四烷酸(分别为(R)-1和(S)-1)。如前一篇文章所述制备探针(R)-2和(S)-2。(1)通过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完成五氘代手性底物(R)-1和(S)-1的合成12-tridecyn-2-ol(6)与固定化的猪胰脂肪酶。通过一系列公认的反应,对映体纯的醇(R)-6和(S)-6分别转化为最终的酸(S)-1和(R)-1。用单独探针分别孵育的腺体的甲醇化脂质提取物的分析表明,在(Z)-11-十四碳烯酸向(E,E)-10
  • Synthesis of Dideuterated and Enantiomers of Monodeuterated Tridecanoic Acids at C-9 and C-10 Positions
    作者:José-Luis Abad、Gemma Fabriás、Francisco Camps
    DOI:10.1021/jo000957k
    日期:2000.12.1
    and dideuterated tridecanoic acids: (R)-[9-(2)H(1)]-, (S)-[9-(2)H(1)]-, (R)-[10-(2)H(1)]-, (S)-[10-(2)H(1)]-, [9,9-(2)H(2)]-, and [10, 10-(2)H(2)]-tridecanoic acids required as probes for biochemical studies on desaturases. The key intermediates in the synthesis of all these probes are ketones 9, which give rise to the corresponding alcohols 10 and 13 by reduction with LiAlD(4) and LiAlH(4), respectively
    我们报告了制备单和双硬脂酸十三烷酸的途径:(R)-[9-(2)H(1)]-,(S)-[9-(2)H(1)]-,(R )-[10-(2)H(1)]-,(S)-[10-(2)H(1)]-,[9,9-(2)H(2)]-和[10 ,需要10-(2)H(2)]-十三烷酸作为去饱和酶生化研究的探针。所有这些探针的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是酮9,它们分别通过分别用LiAlD(4)和LiAlH(4)还原而生成相应的醇10和13。用(S)-(+)-9-蒽基甲氧基乙酸((S)-(+)-9-AMA)对非氘代外消旋醇13的衍生化和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色谱分离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立体异构中心的绝对构型(1)NMR使用Riguera和其同事提出的模型的改编,并已通过已知绝对构型的醇进行验证。通过用LiAlH(4)还原每种非对映体酯可回收两种对映体醇(R)-和(S)-13。醇10和13的甲磺酸化,然后通过LiAlD(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