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4-chlorobutoxy)-2-(3,4-dihydroxyphenyl)-3,5-dihydroxy-4H-chromen-4-one | 1233627-9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4-chlorobutoxy)-2-(3,4-dihydroxyphenyl)-3,5-dihydroxy-4H-chromen-4-one
英文别名
7-O-(4-chlorobutyl)quercetin
7-(4-chlorobutoxy)-2-(3,4-dihydroxyphenyl)-3,5-dihydroxy-4H-chromen-4-one化学式
CAS
1233627-93-4
化学式
C19H17ClO7
mdl
——
分子量
392.793
InChiKey
GRQZGTUQSVPYP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8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120.36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多酚槲皮素合成异构线粒体衍生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和细胞毒性
    摘要:
    正在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氧化还原活性多酚衍生物,以影响细胞器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并作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或促进其死亡的工具。此类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通过引入取代基以增强线粒体递送而改变。因此,我们表征了两种异构线粒体槲皮素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3O-和 7O-[4-三苯基膦]丁基]槲皮素碘化物。在氧化电位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和 1​​,1-二苯基-2-苦基肼 (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中,7-取代异构体的行为与槲皮素本身非常相似,而 3-取代异构体的反应性较低。任一化合物的低 μM 浓度增加了培养细胞中超氧自由基阴离子的形成;这两种化合物也具有细胞毒性。事实证明,7-取代衍生物在两种类型的测定中都更具活性,因此成为进一步生物活性研究的首选异构体,并努力了解氧化还原特性、促氧化行为和细胞毒性之间的联系。
    DOI:
    10.1002/ejoc.201100573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0.77 g的产率得到7-(4-chlorobutoxy)-2-(3,4-dihydroxyphenyl)-3,5-dihydroxy-4H-chrome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多酚槲皮素合成异构线粒体衍生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和细胞毒性
    摘要:
    正在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氧化还原活性多酚衍生物,以影响细胞器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并作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或促进其死亡的工具。此类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通过引入取代基以增强线粒体递送而改变。因此,我们表征了两种异构线粒体槲皮素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3O-和 7O-[4-三苯基膦]丁基]槲皮素碘化物。在氧化电位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和 1​​,1-二苯基-2-苦基肼 (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中,7-取代异构体的行为与槲皮素本身非常相似,而 3-取代异构体的反应性较低。任一化合物的低 μM 浓度增加了培养细胞中超氧自由基阴离子的形成;这两种化合物也具有细胞毒性。事实证明,7-取代衍生物在两种类型的测定中都更具活性,因此成为进一步生物活性研究的首选异构体,并努力了解氧化还原特性、促氧化行为和细胞毒性之间的联系。
    DOI:
    10.1002/ejoc.2011005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elective O-Derivatization of Quercetin via Ester Intermediates. An Improved Synthesis of Rhamnetin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Mitochondriotropic Derivative
    作者:Andrea Mattarei、Lucia Biasutto、Federico Rastrelli、Spiridione Garbisa、Ester Marotta、Mario Zoratti、Cristina Paradisi
    DOI:10.3390/molecules15074722
    日期:——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wo isomeric tetraacetyl quercetin derivatives was obtained by combined HSQC and HMBC 2D-NMR analysis. These molecules can b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for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other derivatives. High yield syntheses of the natural polyphenol rhamnetin (7-O-methylquercetin) and of the new mitochondriotropic compound 7-(4-triphenylphosphoniumbutyl) quercetin iodide are reported
    The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everal quercetin (3,3',4',5,7-pentahydroxy flavone) tetraesters bearing a single free OH on 5-C was achieved in good yield by proper choice of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common esterification procedures. 通过咪唑促进的相应五酯的脱酰基作用,选择性地获得了在 7-C 上带有游离 OH 的四乙酰化槲皮素。通过结合 HSQC 和 HMBC 2D-NMR 分析,获得了两种异构四乙酰槲皮素生物的明确结构表征。这些分子可用作其他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合成的起始材料。作为例子报道了天然多鼠李素(7-O-甲基槲皮素)和新的线粒体化合物7-(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