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S)-3-(4-Methoxybenzyloxy)hepta-4,6-dien-1-ol | 290835-8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S)-3-(4-Methoxybenzyloxy)hepta-4,6-dien-1-ol
英文别名
(3S,4E)-3-[(4-methoxyphenyl)methoxy]hepta-4,6-dien-1-ol
(E,S)-3-(4-Methoxybenzyloxy)hepta-4,6-dien-1-ol化学式
CAS
290835-87-9
化学式
C15H20O3
mdl
——
分子量
248.322
InChiKey
XOKNUFJSFSJRPP-MBVDDHJ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loline, a pyrrolizidine alkaloid from rye grass and tall fescue
    摘要:
    (+)-Loline(1)是通过分子内[4 + 2]环加成酰基亚硝基二烯(25 或 26)这一关键步骤合成的。原位使用的酰基亚硝基二烯是通过氧化相应的羟肟酸(17 和 24)获得的,这些羟肟酸可以通过醛 9 从葡萄糖中制备,也可以更直接地从(S)-苹果酸(18)中制备。内型二氢恶嗪 27 和 29 与外型立体异构体混合后,通过还原 N-O 键裂解和再annulation 转化为吡咯烷 34 和 35。后者在 (DHQD)2PHAL 存在下进行 Sharpless 氨基羟化反应,得到 50 及其外立体异构体 51。对甲酰基酰胺 50 的 N-甲基化、醇 52 的甲磺化以及γ-内酰胺 53 与硼烷的还原反应得到了吡咯烷 54。对甲氧基苄基醚的裂解和随后对 55 的热处理导致分子内醚化反应,生成 N-甲基吡咯烷酮(57)。最后对 N-对甲基苯磺酰残基进行还原裂解生成 (+)-loline,其特征为二盐酸盐。
    DOI:
    10.1039/b103936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loline, a pyrrolizidine alkaloid from rye grass and tall fescue
    摘要:
    (+)-Loline(1)是通过分子内[4 + 2]环加成酰基亚硝基二烯(25 或 26)这一关键步骤合成的。原位使用的酰基亚硝基二烯是通过氧化相应的羟肟酸(17 和 24)获得的,这些羟肟酸可以通过醛 9 从葡萄糖中制备,也可以更直接地从(S)-苹果酸(18)中制备。内型二氢恶嗪 27 和 29 与外型立体异构体混合后,通过还原 N-O 键裂解和再annulation 转化为吡咯烷 34 和 35。后者在 (DHQD)2PHAL 存在下进行 Sharpless 氨基羟化反应,得到 50 及其外立体异构体 51。对甲酰基酰胺 50 的 N-甲基化、醇 52 的甲磺化以及γ-内酰胺 53 与硼烷的还原反应得到了吡咯烷 54。对甲氧基苄基醚的裂解和随后对 55 的热处理导致分子内醚化反应,生成 N-甲基吡咯烷酮(57)。最后对 N-对甲基苯磺酰残基进行还原裂解生成 (+)-loline,其特征为二盐酸盐。
    DOI:
    10.1039/b10393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lakemore; Kim; Schulz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2001), 2001, # 15, p. 1831 - 1845
    作者:Blakemore、Kim、Schulze、White、Yokoch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