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 113447-7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英文别名
N-[(8-hydroxyquinolin-7-yl)methylideneamino]benzamide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化学式
CAS
113447-72-6
化学式
C17H13N3O2
mdl
——
分子量
291.309
InChiKey
NWLZBCWFVTUWJ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gadolinium(III) nitrate hexahydrate 、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5h, 以86.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源自 8-羟基喹啉-7-甲醛和苯甲酰肼的席夫碱配体的双核镧系元素 (III) 配合物的抗氧化和 DNA 结合特性
    摘要:
    8-羟基喹啉-7-甲醛(8-HQ-7-CA)、席夫碱配体8-羟基喹啉-7-甲醛苯甲酰腙和双核配合物[LnL(NO3)(H2O)2]2由配体和等摩尔量的 Ln(NO3)⋅6 H2O(Ln=La3+、Nd3+、Sm3+、Eu3+、Gd3+、Dy3+、Ho3+、Er3+、Yb3+,分别)。配体作为二元四齿化合物,通过酚盐 O 原子、喹啉单元的 N 原子以及苯甲酰肼侧链的 CN 和 OC N 基团与 LnIII 结合。该单体单元的二聚化通过酚盐 O 原子发生,导致中心四元 (LnO)2 环。配体和所有 LnIII 复合物可以通过嵌入与 CT-DNA 强结合,结合常数为 105-106 M-1。此外,配体和所有的 LnIII 配合物都具有很强的清除羟基 (H2O.) 自由基的能力。
    DOI:
    10.1002/cbdv.201100322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酰肼8-羟基-7-喹啉甲醛乙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73.4%的产率得到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源自 8-羟基喹啉-7-甲醛和苯甲酰肼的席夫碱配体的双核镧系元素 (III) 配合物的抗氧化和 DNA 结合特性
    摘要:
    8-羟基喹啉-7-甲醛(8-HQ-7-CA)、席夫碱配体8-羟基喹啉-7-甲醛苯甲酰腙和双核配合物[LnL(NO3)(H2O)2]2由配体和等摩尔量的 Ln(NO3)⋅6 H2O(Ln=La3+、Nd3+、Sm3+、Eu3+、Gd3+、Dy3+、Ho3+、Er3+、Yb3+,分别)。配体作为二元四齿化合物,通过酚盐 O 原子、喹啉单元的 N 原子以及苯甲酰肼侧链的 CN 和 OC N 基团与 LnIII 结合。该单体单元的二聚化通过酚盐 O 原子发生,导致中心四元 (LnO)2 环。配体和所有 LnIII 复合物可以通过嵌入与 CT-DNA 强结合,结合常数为 105-106 M-1。此外,配体和所有的 LnIII 配合物都具有很强的清除羟基 (H2O.) 自由基的能力。
    DOI:
    10.1002/cbdv.2011003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tioxidation and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Binuclear Lanthanide(III) Complexes with a Schiff Base Ligand Derived from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and Benzoylhydrazine
    作者:Yongchun Liu、Kejun Zhang、Yun Wu、Junying Zhao、Jianning Liu
    DOI:10.1002/cbdv.201100322
    日期:2012.8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8‐HQ‐7‐CA), Schiffbase ligand 8‐hydroxyquinoline‐7‐carboxaldehyde benzoylhydrazone, and binuclear complexes [LnL(NO3)(H2O)2]2 were prepared from the ligand and equivalent molar amounts of Ln(NO3)⋅6 H2O (Ln=La3+, Nd3+, Sm3+, Eu3+, Gd3+, Dy3+, Ho3+, Er3+, Yb3+, resp.). Ligand acts as dibasic tetradentates, binding to LnIII through the phenolate O‐atom, N‐atom of
    8-羟基喹啉-7-甲醛(8-HQ-7-CA)、席夫碱配体8-羟基喹啉-7-甲醛苯甲酰腙和双核配合物[LnL(NO3)(H2O)2]2由配体和等摩尔量的 Ln(NO3)⋅6 H2O(Ln=La3+、Nd3+、Sm3+、Eu3+、Gd3+、Dy3+、Ho3+、Er3+、Yb3+,分别)。配体作为二元四齿化合物,通过酚盐 O 原子、喹啉单元的 N 原子以及苯甲酰肼侧链的 CN 和 OC N 基团与 LnIII 结合。该单体单元的二聚化通过酚盐 O 原子发生,导致中心四元 (LnO)2 环。配体和所有 LnIII 复合物可以通过嵌入与 CT-DNA 强结合,结合常数为 105-106 M-1。此外,配体和所有的 LnIII 配合物都具有很强的清除羟基 (H2O.) 自由基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