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 | 87424-4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
英文别名
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1-(3-chloroprop-1-en-2-yl)-4-nitrobenzene
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化学式
CAS
87424-42-8
化学式
C9H8ClNO2
mdl
——
分子量
197.621
InChiKey
CSEHPJALNBRSJ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三丁基膦三氟甲磺酸1-羟基苯并三唑 、 O-(1H-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苯甲醚N,N-二异丙基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辅助剂的功能,可通过甘氨酸进行天然化学连接,并通过自由基裂解进行裂解
    摘要:
    天然化学连接(NCL)是蛋白质总化学合成中的宝贵工具。连接助剂克服了对半胱氨酸的需求。但是,已报道的助剂仍然仅限于含甘氨酸的连接位点,而用于裂解通常应用的N-苄基型键合的酸性条件会促进副反应。为了同时改善连接和切割,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挑战N的其他连接支架-苄基教条。研究表明,通过5元环而不是6元环进行连接时,辅助介导的肽偶联最快。应避免在胺的α位取代。我们可能令人惊讶地观察到,其他β取代基加速了β巯基乙基支架赋予的连接。我们还描述了通过用三羧乙基膦(TCEP)和吗啉在pH 8.5的水溶液处理来去除连接助剂的潜在通用方法。13的NMR分析C标记的助剂显示裂解很可能是通过自由基触发的氧化断裂而进行的。β-取代的2-巯基乙基支架提供的高连接率,易于引入以及裂解反应的温和性是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连接位点以外蛋白质合成的诱人特征。
    DOI:
    10.1002/chem.201705927
  • 作为产物:
    描述:
    4-[2-(4-Nitrophenyl)prop-2-enyl]morpholine 在 氯甲酸异丁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76%的产率得到4-(1-Chloromethyl-ethenyl)-nit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辅助剂的功能,可通过甘氨酸进行天然化学连接,并通过自由基裂解进行裂解
    摘要:
    天然化学连接(NCL)是蛋白质总化学合成中的宝贵工具。连接助剂克服了对半胱氨酸的需求。但是,已报道的助剂仍然仅限于含甘氨酸的连接位点,而用于裂解通常应用的N-苄基型键合的酸性条件会促进副反应。为了同时改善连接和切割,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挑战N的其他连接支架-苄基教条。研究表明,通过5元环而不是6元环进行连接时,辅助介导的肽偶联最快。应避免在胺的α位取代。我们可能令人惊讶地观察到,其他β取代基加速了β巯基乙基支架赋予的连接。我们还描述了通过用三羧乙基膦(TCEP)和吗啉在pH 8.5的水溶液处理来去除连接助剂的潜在通用方法。13的NMR分析C标记的助剂显示裂解很可能是通过自由基触发的氧化断裂而进行的。β-取代的2-巯基乙基支架提供的高连接率,易于引入以及裂解反应的温和性是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连接位点以外蛋白质合成的诱人特征。
    DOI:
    10.1002/chem.2017059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4-(1-Fluoromethyl-ethyl)phenyl]-urea derivatives
    申请人:Sandoz Ltd.
    公开号:US04579585A1
    公开(公告)日:1986-04-01
    The invention provides novel phenylurea of formula I ##STR1## wherein R.sub.1 is H or CHO, R.sub.2 is H, CH.sub.3 or OCH.sub.3 R.sub.3 is a group G.sub.1 of the formula ##STR2## or a group G.sub.2 of the formula CH(CH.sub.3)CH.sub.2 Y in which Y is halogen selected from Cl or F or is CH.sub.3 O and X is H or halogen selected from Cl or Br, the use of these novel compounds as herbicides, compositions for facilitating such use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novel phenylurea.
    该发明提供了式I的新型苯基脲化合物:##STR1## 其中R.sub.1为H或CHO,R.sub.2为H、CH.sub.3或OCH.sub.3,R.sub.3是G.sub.1的基团,其式为##STR2## 或是G.sub.2的基团,其式为CH(CH.sub.3)CH.sub.2 Y,其中Y为选择自Cl或F的卤素或为CH.sub.3 O,X为H或选择自Cl或Br的卤素,这些新型化合物可用作除草剂,用于促进这种使用的组合物以及新型苯基脲的制备。
  • SECKINGRER, K.
    作者:SECKINGRER, K.
    DOI:——
    日期:——
  • US4579585A
    申请人:——
    公开号:US4579585A
    公开(公告)日:1986-04-01
  • Features of Auxiliaries That Enable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beyond Glycine and Cleavage via Radical Fragmentation
    作者:Simon F. Loibl、Andre Dallmann、Kathleen Hennig、Carmen Juds、Oliver Seitz
    DOI:10.1002/chem.201705927
    日期:2018.3.7
    Native chemical ligation (NCL) is an invaluable tool in the total chemical synthesis of proteins. Ligation auxiliaries overcome the requirement for cysteine. However, the reported auxiliaries remained limited to glycine‐containing ligation sites and the acidic conditions applied for cleavage of the typically applied N‐benzyl‐type linkages promote side reactions.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upon both ligation
    天然化学连接(NCL)是蛋白质总化学合成中的宝贵工具。连接助剂克服了对半胱氨酸的需求。但是,已报道的助剂仍然仅限于含甘氨酸的连接位点,而用于裂解通常应用的N-苄基型键合的酸性条件会促进副反应。为了同时改善连接和切割,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挑战N的其他连接支架-苄基教条。研究表明,通过5元环而不是6元环进行连接时,辅助介导的肽偶联最快。应避免在胺的α位取代。我们可能令人惊讶地观察到,其他β取代基加速了β巯基乙基支架赋予的连接。我们还描述了通过用三羧乙基膦(TCEP)和吗啉在pH 8.5的水溶液处理来去除连接助剂的潜在通用方法。13的NMR分析C标记的助剂显示裂解很可能是通过自由基触发的氧化断裂而进行的。β-取代的2-巯基乙基支架提供的高连接率,易于引入以及裂解反应的温和性是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连接位点以外蛋白质合成的诱人特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