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romophenyl)-2,3-dimethylbut-3-en-1-one | 1072265-9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romophenyl)-2,3-dimethylbut-3-en-1-one
英文别名
2,3-dimethyl-1-(4-bromophenyl)-3-buten-1-one
1-(4-bromophenyl)-2,3-dimethylbut-3-en-1-one化学式
CAS
1072265-94-1
化学式
C12H13BrO
mdl
——
分子量
253.139
InChiKey
UMCPGUHLIJKQL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溴苯甲醛天然橡胶 在 RuHCl(CO)(PPh3)2 supported on multi-wall carbon nano tube with 1,2-ethanedithiol as linker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8%的产率得到1-(4-bromophenyl)-2,3-dimethylbut-3-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氢化钌配合物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可通过转移加氢催化形成C–C键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报道了负载在MWCNT上的钌氢化物催化剂[RuHCl(CO)(PPh 3)3 ]的制备,表征和研究,该反应通过碳-碳键形成合成β,γ-不饱和酮。在第一反应步骤中,将MWCNT用1,2-乙二硫醇改性,并且在第二反应步骤中,催化剂经由该接头连接至MWCNT 。该催化剂的特点是采用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和FT-IR光谱技术,SEM,ICP和元素分析方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几次,而不会明显降低其催化活性。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2.10.0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ene Hydroacylation from the Alcohol or Aldehyde Oxidation Level via Ruthenium-Catalyzed C−C Bond-Forming Transfer Hydrogenation: Synthesis of β,γ-Unsaturated Ketones
    作者:Fumitoshi Shibahara、John F. Bower、Michael J. Krische
    DOI:10.1021/ja805356j
    日期:2008.10.29
    conditions of ruthenium-catalyzed transfer hydrogenation, isoprene couples to benzylic and aliphatic alcohols 1a-g to deliver beta,gamma-unsaturated ketones 3a-g in good to excellent isolated yields.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aldehydes 2a-g couple to isoprene to provide an identical set of beta,gamma-unsaturated ketones 3a-g in good to excellent isolated yield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upling of butadiene
    催化的转移氢化条件下,异戊二烯苄醇脂肪醇 1a-g 偶联,以良好至极好的分离产率传递 β, γ-不饱和酮 3a-g。在相同条件下,醛 2a-g 与异戊二烯偶联以提供一组相同的 β, γ-不饱和酮 3a-g,分离产率良好至极好。正如丁二烯月桂烯和 1,2-二甲基丁二烯与代表性醇 1b、1c 和 1e 的偶联所证明的那样,不同的无环二烯参与转移氢化偶联以形成β、γ-不饱和酮。在所有情况下,都观察到了完全的分支区域选择性,并且除了加合物 3j 之外,未检测到异构化为共轭烯酮。因此,正式的分子间二烯加氢酰化是从醇或醛的氧化层面实现的。在使用相关催化剂的早期研究中,无环二烯与来自醇或醛氧化平的羰基伙伴偶联,以提供支化的高烯丙醇。因此,在转移加氢偶联条件下,底物(醇或醛)和产物(高烯丙醇或β,γ-不饱和酮)的所有氧化平都可达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