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upirocin | 12650-6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upirocin
英文别名
Pseudomonic acid
Mupirocin化学式
CAS
12650-69-0;67919-87-3;80558-54-9
化学式
C26H44O9
mdl
——
分子量
500.63
InChiKey
MINDHVHHQZYEEK-KKWBKPE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7-780C
  • 比旋光度:
    D20 -19.3° (c = 1 in methanol)
  • 沸点:
    672℃
  • 密度:
    1.183±0.06 g/cm3(Predicted)
  • 闪点:
    >110°(230°F)
  • 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12 mg/mL
  • 最大波长(λmax):
    222nm(EtOH)(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9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5
  • 拓扑面积:
    146.05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8.0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41909000
  • 安全说明:
    S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RA6907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
  • 危险性描述:
    H317

SDS

SDS:62f42da0ac8eba848c53e7fc718df1bc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莫匹罗星(Mupirocin)又名假单孢菌酸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皮肤表面抗菌制剂,在1985年由葛兰素史克以“百多邦”(Bactroban)为商品名推 向市场。美国FDA在1987年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使用,我国在1993年批准 中美史克制药生产和销售该药品。莫匹罗星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革兰氏阳性 球菌引起的皮肤细菌感染疾病。

莫匹罗星

莫匹罗星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细菌感染疾病,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疾病。 莫匹罗星抗菌作用的主要机理在于抑制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国内由知名制药公司中美史克生产的百多邦软膏的原料药就是莫匹罗星,本品是一种新型的局部外用抗生素,是荧光假单胞菌培养液中产生的一种代谢物质,即假单胞菌A。主要通过可逆性地与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阻止异亮氨酸掺入,终止细胞内含异亮氨酸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在低浓度时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红斑丹毒丝菌也有效;对革兰阴性菌一般不敏感,但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大多数厌氧菌以及皮肤正常菌群不敏感;对真菌效力低。体外耐药变异株的出现率很低。本药涂于皮肤后,能渗透达角质层下,但吸收率很低。与人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为95%。吸收后可迅速代谢成无活性物单孢酸 (Monic Acid),经肾脏排泄。大多数敏感葡萄球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1~0.25mg/L,敏感链球菌为0.06~0.5mg/L,李斯特菌为8mg/L。体外试验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有效。在人血清存在时,其活性降低为1/10~1/20。
目前在我国临床上莫匹罗星主要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所致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原发性皮肤感染,如脓疱疮、毛囊炎和疖痈等;继发性皮肤感染,如湿疹、异位性皮炎、皮肤溃疡、手术伤口、小面积烧伤、皮肤外伤;其他还可用于小伤口、切口以及其他灭菌性病损的预防感染。局部应用一般无不良反应,偶见皮肤烧灼感、蜇刺感、氨基转移酶升高、瘙痒、干燥和红斑等,发生率低 (3%),程度轻,一般能耐受,不需停药。长期使用可导致非敏感菌的过度生长;鼻用剂可引起头痛、味觉障碍、鼻炎、咽炎和其他呼吸系统病症。1. 对假单孢菌酸或聚乙二醇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中度以上损害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安全性尚未确定,暂勿用。
2. 以聚乙二醇为基质制成软膏,仅可用小面积皮肤细菌感染,大面积烧伤或伤口不能用,以防聚乙二醇吸收而引起肾功能损害。亦不能用于粘膜如眼、鼻内。如用鼻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用软膏基质应改为凡士林。
3. 莫匹罗星毒性虽低,仍应避免滥用或长期应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
化学性质
从乙醚结晶,熔点77~78℃。[α]D20-19.3°(C=1,甲醇)。UV最大吸收(乙醇):222nm(ε14500)。
用途
局部用抗生素。通过可逆地结合于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阻止异亮氨酸参人,从而使细胞内含异亮氨酸的所有蛋白质的合成停止。用于急性原发性皮肤细菌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病。
用途
一般是用于皮肤病方面炎症,湿疹等,做成市面上的莫匹罗星软膏
生产方法
由荧光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类物质,包括假单胞菌酸A、B、C、D,莫匹罗星即其中的主要代谢物假单胞菌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