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7-dibromo-8-hydroxyquinolinato manganese(II) | 14495-0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7-dibromo-8-hydroxyquinolinato manganese(II)
英文别名
5,7-dibromoquinolin-8-olate;manganese(2+)
5,7-dibromo-8-hydroxyquinolinato manganese(II)化学式
CAS
14495-08-0
化学式
C18H8Br4MnN2O2
mdl
——
分子量
658.828
InChiKey
UNZQFITZKGPVON-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7-二溴-8-羟基喹啉 、 manganese(II) acetat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5,7-dibromo-8-hydroxyquinolinato manganese(II)
    参考文献:
    名称:
    六齿8-喹啉对氨基(III)配合物催化的过氧化氢硫苯甲醚氧化
    摘要:
    我们在NH 4 OAC和HOAc的帮助下,开发了由我们开发的六齿8-喹啉酮基锰(III)配合物(Q 3 Mn III),可在环境友好的丙酮-水介质中有效催化过氧化氢水溶液对苯甲醚的轻度氧化。 。配体的卤素取代基可以提高Q 3 Mn III配合物的催化效率,这很可能像B3LYP / 6-311G(d)计算所支持的那样,可以增强Q 3 Mn III的扭曲作用。还研究了添加剂对该硫氧化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其介导机理。
    DOI:
    10.1016/j.molcata.2009.03.0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Evaluation of 8-Hydroxyquinoline Metal Complexes against Phytopathogenic Fungi
    作者:Xiao-Dan Yin、Kun-Yuan Ma、Yu-Ling Wang、Yu Sun、Xiao-Fei Shang、Zhong-Min Zhao、Ren-Xuan Wang、Yong-Jia Chen、Jia-Kai Zhu、Ying-Qian Liu
    DOI:10.1021/acs.jafc.0c01322
    日期:2020.10.7
    production,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 globally, and novel antifungal agents with simple chemical scaffolds and high efficiency are needed. In this study,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38 8-hydroxyquinoline metal complexes and evaluate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tested compounds possessed remarkable in 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Especially, compound 1e exhibited the
    植物病原性真菌感染已成为全球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因此需要具有简单化学支架和高效能的新型抗真菌剂。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和合成了38种8-羟基喹啉属配合物,并评估了它们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测试化合物具有显着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特别是,化合物1E显示出所有的目标化合物中的最高抗真菌效力,用EC 50个的值0.0940,0.125,2.95和5.96微克/毫升,分别针对菌核病,灰霉病,禾谷镰刀菌以及Magnaporthe oryzae。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1e可能引起核盘菌的菌丝体异常,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细胞内含物泄漏以及抑制核盘菌形成和萌发。此外,化合物1e对核盘菌的体内抗真菌活性的结果表明1e具有比阳性对照嘧菌酯更高的疗效。因此,化合物1e有望成为开发新型抗真菌剂的新型主导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