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quinolin-8-yl 3-oxobutanoate | 1458041-6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quinolin-8-yl 3-oxobutanoate
英文别名
——
quinolin-8-yl 3-oxobutanoate化学式
CAS
1458041-62-7
化学式
C13H11NO3
mdl
——
分子量
229.235
InChiKey
DEIXYXHRCOYEN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3.3±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2±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2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56.2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8-羟基喹啉乙酰乙酸乙酯三聚氯氰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反应 0.01h, 以85%的产率得到quinolin-8-yl 3-oxo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介导的 Vilsmeier-Haack 加合物与 1,3,5-三嗪化合物作为 β-酮酯酯交换的有效催化剂
    摘要:
    摘要 通过取代经典的氯氧氯化物 POCl3,制备了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介导的 Vilsmeier-Haack (VH) 加合物与三氯异氰尿酸 (TCCA) 和三氯三嗪 (TCTA) 等 1,3,5-三嗪化合物。 SOCl2,被探索作为β-酮酯酯交换的有效催化剂。制备的 (TCCA/DMF) 和 (TCTA/DMF) 加合物改善了经典 Vilsmeier-Haack 试剂 (POCl3/DMF) 和 (SOCl2/DMF) 的绿色,并证明了它们更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时间范围:3.5 到 6.5 小时(SOCl2/DMF);2.8–5.2 小时(POCl3/DMF);2.5–5.2 小时 (TCCA/DMF) 和 2.5–5.0 小时 (TCTA/DMF) 催化系统。使用这些试剂的超声波 (US) 辅助方案进一步缩短了反应时间(两到三倍),而使用这些试剂的微波辅助 (MW) 协议要有效得多。与美国辅助反应相比,在
    DOI:
    10.1080/00397911.2020.17500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ussian Blue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Rate Accelerations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β-Ketoesters
    作者:P. Srinivas、K. C. Rajanna、G. Krishnaiah、M. Satish Kumar、J. Narender Reddy
    DOI:10.1080/15533174.2013.799488
    日期:2014.9.14
    Prussian blue triggered transesterification of ethylacetoacetate with various alcohols underwent efficiently. The reaction is mild, eco-friendly, and selective with good yields. The proposed reaction pathway depicts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mediate by the interaction of beta-ketoesters with catalytic site of the Prussian blue, followed by nucleophilic attack of the alcohol at the electrophilic center followed by successive elimination of the proton to give the product. Observed longer reaction times under conventional conditions reduced amazingly under sonication and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llowed enhanced yield of product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