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2-dihydroquinoline-4-carboxylate | 1159706-4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2-dihydroquinoline-4-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H-quinoline-4-carboxylate
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2-dihydroquinoline-4-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159706-46-3
化学式
C12H10ClNO4
mdl
——
分子量
267.669
InChiKey
GYMOTBKJRDKAB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75.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2-dihydroquinoline-4-carboxylat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生成 8-chloro-3-isopropoxyquinolin-2(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手性 Ir 三重敏剂的对映选择性分子间激发态光反应:从不对称光催化中的能量转移中分离关联
    摘要:
    激发态光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催化仍然是合成化学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并且已证明分子间光反应特别难以以立体控制的方式进行。在此,我们报告了由手性氢键合铱光敏剂催化的 3-烷氧基喹诺酮类的高度对映选择性分子间 [2+2] 环加成反应。在与一系列马来酰亚胺和其他缺电子烯烃反应伙伴的反应中测量到高达 99% ee 的对映选择性。一系列动力学、光谱和计算研究支持光催化剂和喹诺酮形成氢键复合物以控制选择性的机制,但在该复合物光激发后,优选马来酰亚胺的能量转移敏化。然后敏化的马来酰亚胺与氢键合的喹诺酮-光催化剂复合物反应,得到高度对映体富集的环加合物。这一发现与对映选择性光化学的长期信条相矛盾,该信条认为立体选择性光反应需要与敏化底物的强预缔合,以克服电子激发有机分子的短寿命。因此,该系统表明不对称光催化的更广泛的替代设计策略可能是可能的。这一发现与对映选择性光化学的长期信条相矛盾,该信条认为立体选择性光反应需
    DOI:
    10.1021/jacs.9b06244
  • 作为产物:
    描述:
    重氮乙酸乙酯7-氯靛红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82%的产率得到ethyl 8-chloro-3-hydroxy-2-oxo-1,2-dihydroquinoline-4-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氢键合铱敏化剂控制的对映选择性激发态光反应
    摘要:
    电子激发态的立体化学控制是光化学合成中的长期挑战,很少有人知道在三重态光反应中产生高对映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种异常有效的手性光催化剂,它使用一系列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募集前手性喹诺酮。这些底物在过渡金属光敏剂的手性环境中的组织导致有效的德克斯特能量转移和有效的立体感应。这些有机金属发色团对配体修饰的相对不敏感性使得该催化剂结构的优化对于在催化剂负载量下高对映体过量的情况比报道的类似手性有机光敏剂的最佳条件低了100倍。
    DOI:
    10.1021/jacs.7b105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SAR,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a Novel 3-Hydroxyquinolin-2(1<i>H</i>)-one Series of Potent <scp>d</scp>-Amino Acid Oxidase (DAAO) Inhibitors
    作者:Allen J. Duplantier、Stacey L. Becker、Michael J. Bohanon、Kris A. Borzilleri、Boris A. Chrunyk、James T. Downs、Lain-Yen Hu、Ayman El-Kattan、Larry C. James、Shenping Liu、Jiemin Lu、Noha Maklad、Mahmoud N. Mansour、Scot Mente、Mary A. Piotrowski、Subas M. Sakya、Susan Sheehan、Stefanus J. Steyn、Christine A. Strick、Victoria A. Williams、Lei Zhang
    DOI:10.1021/jm900128w
    日期:2009.6.11
    3-Hydroxyquinolin-2(1H)-one (2) was discovered by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in a functional assay to be a potent inhibitor of human DAAO, and its binding affinity was confirmed in a Biacore assay. Cocrystallization of 2 with the human DAAO enzyme defined the binding site and guided the design of new analogues. The SAR, pharmacokinetics, brain exposure, and effects on cerebellum D-serine are described. Subsequent evaluation against the rat DAAO enzyme revealed a divergent SAR versus the human enzyme and may explain the high exposures of drug necessary to achiev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rat or mouse cerebellum D-serin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