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苯基喹啉-2-甲腈 | 5855-58-3

中文名称
4-苯基喹啉-2-甲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henylquinoline-2-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4-苯基喹啉-2-甲腈化学式
CAS
5855-58-3
化学式
C16H10N2
mdl
——
分子量
230.269
InChiKey
SYJXCMHVTIICM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6.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苯基喹啉碘苯二乙酸双氧水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4-苯基喹啉-2-甲腈
    参考文献:
    名称:
    高价碘(III)介导的喹啉N-氧化物与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物的区域选择性氰化
    摘要:
    在无金属和无碱反应条件下,使用(二乙酰氧基碘)苯(PIDA)作为介导的高价碘(III)试剂,开发了用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喹啉N-氧化物的区域选择性氰化反应,从而获得2-氰基喹啉。高效的PIDA试剂可以起到底物的活化剂和N-O键断裂促进剂的作用。该反应系统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和高收率的特点。该程序以克级放大以合成结核病(TB)抑制剂。最后,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氰化反应机理。
    DOI:
    10.1002/adsc.2018011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Catalyzed Direct C-H Arylation of Heterocycles and Quinone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作者:Arghya Deb、Srimanta Manna、Arun Maji、Uttam Dutta、Debabrata Maiti
    DOI:10.1002/ejoc.201300743
    日期:2013.8
    The arylation of C–H bonds to generate heteroaryl–aryl (Het–Ar) and arylated quinone (Quin–Ar) compound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oals in synthetic chemistry. 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arylation of a broad range of Het–Ar and Quin–Ar derivatives remains a challenging task. Herein, a variety of heterocycles are arylated by using arylboronic acids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C-H键的芳基化生成杂芳基-芳基(Het-Ar)和芳基化醌(Quin-Ar)化合物在合成化学中实现可持续目标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广泛的 Het-Ar 和 Quin-Ar 衍生物的芳基化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本文中,在催化量的廉价 Fe(NO3)3 存在下,使用芳基硼酸将各种杂环芳基化。C-芳基化醌化合物可以通过芳基硼酸与醌或氢醌反应来制备。本方法操作简单,可扩展,不需要杂环或醌的预官能化,并且可以容忍偶联伙伴中的多种官能团。这些品质有望使这种方法对学术和工业用途具有吸引力。
  • Hypervalent Iodine(III)‐Mediated Regioselective Cyanation of Quinoline <i>N</i> ‐Oxides with Trimethylsilyl Cyanide
    作者:Feng Xu、Yuqin Li、Xin Huang、Xinjie Fang、Zhuofei Li、Hongshuo Jiang、Jingyi Qiao、Wenyi Chu、Zhizhong Sun
    DOI:10.1002/adsc.201801185
    日期:2019.2
    A regioselective cyanation of quinoline N‐oxides with trimethylsilyl cyanid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Diacetoxyiodo) benzene (PIDA) as mediated hypervalent iodine(III) reagent under metal‐free and base‐free reaction conditions to obtain 2‐cyanoquinolines. The efficient PIDA reagent could play the role of an activator of the substrates and an accelerator of N−O bond cleavage. The reaction system featured
    在无金属和无碱反应条件下,使用(二乙酰氧基碘)苯(PIDA)作为介导的高价碘(III)试剂,开发了用三甲基甲硅烷基氰化喹啉N-氧化物的区域选择性氰化反应,从而获得2-氰基喹啉。高效的PIDA试剂可以起到底物的活化剂和N-O键断裂促进剂的作用。该反应系统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和高收率的特点。该程序以克级放大以合成结核病(TB)抑制剂。最后,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氰化反应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