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ippacine | 11013-9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ippacine
英文别名
4,5-dihydroxy-9-azatetracyclo[7.6.1.02,7.012,16]hexadeca-1(15),2,4,6,10,12(16),13-heptaen-8-one
hippacine化学式
CAS
11013-98-2
化学式
C15H9NO3
mdl
——
分子量
251.241
InChiKey
KLZMKXANTDISD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2.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甲氧基苯甲酰氯2,4,6-三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甲烷磺酸四丁基高氯酸铵 、 lithium perchlorate 、 三溴化硼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硝基甲烷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2.0h, 生成 hippac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并菲蒽酮生物碱的电化学全合成:控制阳极引发的电子转移过程。
    摘要:
    电化学分子内C(sp2)-H交叉偶联和脱氢吲哚合成的发展。两个反应均通过相同的富电子二氢吲哚部分的阳极氧化来引发,但产物的选择性受不同的电子转移过程控制。分子内交叉偶联是通过在MeNO2-HFIP-LiClO4系统中生成强亲电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实现的。吲哚的形成是通过苄基氧化和连续去质子化完成的。我们将这些反应应用于天然吡咯并菲蒽酮生物碱的全合成。
    DOI:
    10.1021/acs.orglett.0c010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chemical Total Synthesis of Pyrrolophenanthridone Alkaloids: Controlling the Anodically Initiated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作者:Kazuhiro Okamoto、Kazuhiro Chiba
    DOI:10.1021/acs.orglett.0c01082
    日期:2020.5.1
    and dehydrogenative indole synthesis were developed. Both reactions were initiated by anodic oxidation of the same electron-rich indoline moiety, but the product selectivity wa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electron-transfer processes. Intramolecular cross-coupling was achieved by the generation of a strong electrophilic radical cation intermediate in the MeNO2-HFIP-LiClO4 system. Indole formation was accomplished
    电化学分子内C(sp2)-H交叉偶联和脱氢吲哚合成的发展。两个反应均通过相同的富电子二氢吲哚部分的阳极氧化来引发,但产物的选择性受不同的电子转移过程控制。分子内交叉偶联是通过在MeNO2-HFIP-LiClO4系统中生成强亲电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实现的。吲哚的形成是通过苄基氧化和连续去质子化完成的。我们将这些反应应用于天然吡咯并菲蒽酮生物碱的全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