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可宁,(1S)-喹啉-4-基(5-乙烯基奎宁-2-基)甲醇,是一种喹啉型生物碱,属于金鸡纳生物碱的一种,又称金鸡宁、弱金鸡纳碱,是辛可尼定的立体异构体。它主要存在于金鸡纳树皮中,除奎宁外含量较多。辛可宁在测定钨矿时不可或缺,还可用于手性药物和手性中间体的制备、分离及分析。
抗肿瘤应用研究表明,辛可宁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其早期凋亡,同时增强促凋亡因子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因子的表达。这表明,辛可宁有望在未来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
制备方法 原料A的制备将金鸡纳树皮(30~60目粉末)与甲苯混合,于80~90℃加热回流浸泡4次后合并浓缩。再用10%稀硫酸溶解滤液,使pH值维持在3~4之间。随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6.5~7.0,静置冷却后奎宁硫酸盐析出,过滤得到固体物。
向滤液中继续加20%氢氧化钠调pH值至10,放置以析出其余金鸡纳生物碱的总固体物。滤出固体物并在60~70℃常压下干燥,即得原料A。
奎尼丁的制备取3.5克原料A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30分钟溶解。静置6小时后过滤得到滤液B和不溶性物质C。
浓缩滤液B至原体积的十分之一,在室温下放置结晶完全。用95%乙醇溶解滤出的白色固体,再加入0.15克活性炭脱色重结晶,最终获得1.2克白色无定形或结晶性粉末。该样品在乙醇中易溶、三氯甲烷和乙醚中微溶,比旋光度+255°(0.5mol/L的乙醇溶液),熔点为172~174℃,含量99.6%。
辛可宁的制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解不溶物质C,并加入0.15克活性炭。在75℃搅拌下脱色25分钟后过滤得到纯净的辛可宁。此方法制得的辛可宁具有抗疟原虫和解热作用。
用途 抗疟药作为辛可尼定的立体异构体,辛可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疟疾,并可用于铋及钨试剂生产。
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