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9,N10-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 | 30264-4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9,N10-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
英文别名
9-N,10-N-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
N<sup>9</sup>,N<sup>10</sup>-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化学式
CAS
30264-48-3
化学式
C26H20N2
mdl
——
分子量
360.458
InChiKey
DDBXJDNROBODG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0.6±38.0 °C(Predicted)
  • 密度:
    1.24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4.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9,N10-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1,3,5-三氯苯 、 copper(I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potassium carbon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4-(14-phenyldibenzo[a,c]phenazin-9(14H)-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线粒体靶向化学发光三元超分子组装的原位光动力疗法。
    摘要:
    用于光动力疗法(PDT)和细胞器靶向细胞成像的智能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开发由于其快速和智能的响应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这里,我们报告纳米粒子的新型三元超分子组装,具体由光敏剂分子4,4'-(二苯并[ a,c ]吩嗪-9,14-二基)吡啶-1-溴化铵(DPAC-S)和葫芦组成[7]尿素(CB [7])与双[2,4,5-三氯-6-(戊氧基羰基)苯基]草酸酯(CPPO)共组装。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过氧化氢用于快速刺激这些纳米颗粒以产生化学发光,并同时使氧分子对单线态氧(1 O 2)敏感。太平洋夏令时。细胞成像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纳米颗粒组件有效靶向线粒体的能力,线粒体是有益于增强PDT的功能。
    DOI:
    10.1039/d0cc01868f
  • 作为产物:
    描述:
    N,N',1,2-四苯基乙烷-1,2-二亚胺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N9,N10-diphenylphenanthrene-9,10-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弯曲而不是扭曲发挥作用的白色荧光双发射机械敏感膜探针
    摘要:
    弯曲的N,N'-二苯基-二氢二苯并[a,c]吩嗪两亲物被引入作为机械敏感膜探针,其通过前所未有的机制工作,即在激发态下不弯曲,而不是之前报道的在地面中不扭曲和在室温下扭曲。兴奋状态。它们从弯曲或“闭合”和平面化或“开放”激发态的双重发射被证明可以区分水中的胶束和固序(S o )、液体无序(L d )和本体膜中的单体。双发射光谱覆盖了足够的可见光范围,以产生发出带有比例编码信息的白光的囊泡。报告了通过扩展 π 系统和助色团来改善弯曲机械载体的策略,并证明了与双光子激发荧光 (TPEF) 显微镜对巨型单层囊泡中膜域成像的兼容性。
    DOI:
    10.1002/anie.2018046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离子 识别中的应用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1074644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醚类化合物,通式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式I中,n为2~5的整数。本发明经广泛且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冠醚类化合物,该类冠醚类化合物不仅可与钾、钠、铵盐形成配合物,而且能够特异性地识别钠离子。因此,本发明不仅丰富了冠醚的种类,而且拓宽了冠醚的应用领域,本发明所述冠醚类化合物可用于离子识别和药物载体等技术领域。
  • A reversible fluorescent probe for directly monitoring protein-small molecules interaction utilizing vibration-induced emission
    作者:Na Wang、Chenqi Xin、Zheng Li、Gaobin Zhang、Lei Bai、Qiuyu Gong、Chenchen Xu、Xu Han、Changmin Yu、Lin Li、Wei Huang
    DOI:10.1016/j.dyepig.2018.12.027
    日期:2019.4
    real-time monitoring the protein-ligand interaction based on vibration-induced emission (VIE) mechanism.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be DPAC-DB could directly visualize the binding process in biotin-avidin system, which was undisturbed to other environmental stimuli, such as pH, interference species and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unique VIE effect caused by dramatic and reversible intramolecular
    蛋白质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各种细胞过程和现代药物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中,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振动诱导发射(VIE)机理实时监测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新策略。这些结果表明,探针DPAC-DB可以直接可视化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中的结合过程,而不受其他环境刺激因素的影响,例如pH,干扰物质和温度。此外,由剧烈的和可逆的分子内振动引起的独特VIE效应使我们的策略有可能建立生物逻辑门。这种通过可逆的非共价蛋白-小分子相互作用有效控制基于VIE的探针发射的方法为有效的蛋白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 Colour-tunable fluorescence of single molecules based on the vibration induced emission of phenazine
    作者:Wei Huang、Lu Sun、Zhiwen Zheng、Jianhua Su、He Tian
    DOI:10.1039/c4cc09613d
    日期:——

    Combining the vibration of the phenazine unit (S0) and the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IET) effect, compound M1–M4 exhibited color-tunable fluorescence even white emission in two different ways.

    将苯并喹啉单元(S0)的振动和分子内能量转移(IET)效应相结合,化合物M1-M4以两种不同方式展示可调颜色荧光,甚至白色发射。
  • A novel colorimetric and fluorometric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CN− with high selectivity in aqueous media
    作者:Guangchen Sun、Wei Chen、Yang Liu、Xin Jin、Zhiyun Zhang、Jianhua Su
    DOI:10.1016/j.dyepig.2020.108224
    日期:2020.5
    same sensing process. Moreover, the detection limit of L1 for CN− was determined to be 1.1 μM,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1.9 μM) regulat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i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L1 could serve as both a colorimetric and a fluorimetric sensor for cyanide detection in pure water,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cyanide detection in water.
    一种新颖的比色和荧光探针L1,用于检测CN -以高选择性构建和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合成。值得注意的是,L1被认为是排他地响应于CN -通过经由二氰基乙烯基团的亲核攻击1个1 H NMR滴定实验。该检测系统显示出带有氰化物的“开启”荧光,这与先前报道的具有相同感测过程的荧光猝灭探针相反。此外,CN - L1的检出限被确定为1.1μM,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1.9μM)。这项工作表明,L1既可以用作纯水中氰化物检测的比色传感器也可以用作荧光传感器,从而可以用于水中氰化物检测的应用。
  • 基于酚嗪和咔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 发光器件
    申请人:上海道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8929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酚嗪和咔唑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热稳定性、高发光效率、高发光纯度,可以用于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晶体管或有机光感受器领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有机层,有机层包含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激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层,有机层中至少一层包含有如结构式I的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