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2-甲基-1-丙烯-1-基)-3,4-二氢-2H-吡咯 | 76778-98-8

中文名称
5-(2-甲基-1-丙烯-1-基)-3,4-二氢-2H-吡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isobutenyl-1-pyrroline
英文别名
2H-Pyrrole, 3,4-dihydro-5-(2-methyl-1-propenyl)-;5-(2-methylprop-1-enyl)-3,4-dihydro-2H-pyrrole
5-(2-甲基-1-丙烯-1-基)-3,4-二氢-2H-吡咯化学式
CAS
76778-98-8
化学式
C8H13N
mdl
——
分子量
123.198
InChiKey
SXAJCWSPDCEEC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d84ec41dcde761bb22205ce34121a6b3
查看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stry of iminium salts
    作者:Patrick S. Mariano、Jerome Stavinoha、Elliott Bay
    DOI:10.1016/s0040-4020(01)92387-7
    日期:——
    past and current studies in the area of iminium salt photochemistry are discussed. Investigations of olefin-iminium salt photoaddition and photocyclization reactions are reviewed and conclusions about electron-transfer pathways for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reaction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recent studies of alcohol and ether photoaddition to 2-phenyl-1-pyrrolinium salts are presented. These
    讨论了亚胺盐光化学领域过去和现在研究的几个方面。综述了烯烃-亚胺盐的光加成反应和光环化反应的研究,并讨论了有关荧光猝灭和反应的电子转移途径的结论。提出了最近的关于将醇和醚光加成到2-苯基-1-吡咯鎓盐中的研究结果。这些CC键形成过程以中等产率发生,以产生β-氨基醇或醚产物。另外,醇和醚可作为吡咯鎓盐荧光的有效猝灭剂。淬灭的速率常数似乎取决于醇和醚的氧化电势以及CH键与氧的键α的可用性。该数据与氘同位素对猝灭的影响相结合,提出了荧光猝灭和光加成的共同机制。使用叔醇的比较猝灭效率测试了该机理的性质叔丁醇和1,2,2-三甲基-1-环丙醇。后者具有与羟基官能团相邻的较弱CC键的醇以比叔丁醇大两个数量级的速率猝灭2-苯基-1-吡咯盐的荧光。观察到的结果是根据用于猝灭和光加成的顺序电子-质子转移机理来解释的。最后,讨论了亚胺盐光化学研究与其他电子转移光化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 Photocyclizations of N-allyliminium salts lead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作者:Jerome L. Stavinoha、Patrick S. Mariano、Andrea Leone-Bay、Rosemarie Swanson、Christopher Bracken
    DOI:10.1021/ja00401a037
    日期:1981.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颜料红254 颜料橙73 颜料橙 71 赛拉霉素 裂假丝菌素 苯扎托品氢溴酸盐 苯乙醇,2-(甲氧基甲基)-(9CI) 细交链孢菌酮酸 禾大壮 甲基4-甲酰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4-二溴-2,5-二氧代-2H-吡咯-1(5H)-羧酸叔丁酯 甲基2-氮杂双环[3.2.0]庚-3,6-二烯-2-羧酸酯 甲基1-甲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R)-3-羟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烯丙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氯化烯丙基(3-氯-2-羟基丙基)二甲基铵 氨基甲酰基-2,2,5,5-四甲基-3-吡咯啉-1-氧基 氟酰亚胺 异丙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己二酸,聚合1,3-二异氰酸基甲基苯,1,2-乙二醇,甲基噁丙环并,噁丙环和1,2-丙二醇 四琥珀酰亚胺金(3+)钾盐 四丁基铵琥珀酰亚胺 吡啶氧杂胺 吡啶,2-[4-(4-氟苯基)-3,4-二氢-2H-吡咯-5-基]- 吡咯烷-2,4-二酮 吡咯布洛芬 叔丁基4-溴-2-氧代-2,5-二氢-1H-吡咯-1-甲酸叔丁酯 叔丁基1H,2H,3H,4H,5H,6H-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酯盐酸盐 叔-丁基4-(4-氯苯基)-2-氧亚基-2,5-二氢-1H-吡咯-1-甲酸基酯 利收 假白榄内酰胺 二氯马来酸的N-(间甲基苯基)酰亚胺 二-硫代-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基4-羟基-1-[(4-甲氧苯基)甲基]-5-羰基-2-(3-吡啶基)-2H-吡咯-3-羧酸酯 乙基2-氧代-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乙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1-苄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β.-核-六吡喃糖,1,6-脱水-2-O-(2-氰基苯基)甲基-3-脱氧-4-O-甲基- [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基]乙酸酯 [3-乙酰基-2-(4-氟-苯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吡咯-1-基]-乙酸 [3-(甲氧羰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3,4-二(溴甲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2R)-1-乙酰基-2,5-二氢-1H-吡咯-2-基]乙腈 S,S'-[(1-羟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3,4-二基)二(亚甲基)]二甲烷硫代磺酸酯 N-重氮基-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磺酰胺 N-苯基马来酰亚胺 N-甲氧基羰基顺丁烯二酰亚胺 N-甲基-4-羟基-5-氧代-3-吡咯啉-3-羧酸乙酯铁螯合物 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