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西林钠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类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以及尿路感染。此外,它也可用于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例如腹腔感染和妇科感染。
注意事项使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试,呈阳性反应者禁用。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时可出现假阳性;尿蛋白试验结果可能呈现假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也可能为阳性。大剂量给药时应定期测定血钠浓度。
生物活性阿洛西林钠盐是一种酰基氨苄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靶点细菌
体外研究Azlocillin(12.5 μg/mL)抑制75%以上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并对吲哚阴性和阳性的变形杆菌具有抗菌活性,对其抑制率分别为98%和71%。与mezlocillin、ticarcillin及arbenicillin相比,Azlocillin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其活性等同于BLP-1654。阿洛西林的酰基侧链具有脲基结构(urea),因此被称为“青霉素”或更准确地说是“酰脲类青霉素”。体外研究表明,piperacill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为azlocillin的两倍,mezlocillin和ticarcillin的四倍,而carbenicillin的八倍。形态学研究显示Azlocillin可导致细菌产生细长形态并延迟甚至阻止细胞溶解,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 μg/mL。3.125 μg/mL浓度的Azlocillin能显著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速率,但无杀菌阶段。逐渐增加药物浓度会减少初始对数期的增长;低浓度tobramycin与高或低浓度Azlocillin联合使用比单一成分更具疗效。AmpC酶抑制作用下,1-2倍稀释的铜绿假单胞菌对azlocillin耐药性增强,并显示出更强的外排或不渗透性。第二代β-内酰胺酶在4 mg/L ceftazidime中敏感,在10/14案例中,Azlocillin(MIC ≥ 128 mg/L)表现出最强耐药性。
体内研究对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经验性治疗中,采用Azlocillin/netilmicin联合疗法的感染抑制率为42% (28/67),并伴随15%不良事件。阿洛西林钠是一种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厌氧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具有抗菌活性。
用途阿洛西林钠为一种半合成广谱抗生素,对绿脓杆菌、厌氧菌及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