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lyl 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α-D-glucofuranoside | 375824-2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lyl 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α-D-glucofuranoside
英文别名
[(3R,3aS,5S,6R,6aR)-6-acetamido-5-prop-2-enoxy-2,3,3a,5,6,6a-hexahydrofuro[3,2-b]furan-3-yl] 3-methylbutanoate
allyl 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α-D-glucofuranoside化学式
CAS
375824-24-1
化学式
C16H25NO6
mdl
——
分子量
327.378
InChiKey
WAVJVYZLSPWREC-BTAUDXD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8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llyl 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α-D-glucofuranosideWilkinson's catalyst 三乙烯二胺四氧化锇N-甲基吗啉氧化物 作用下, 以 乙醇丙酮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1.0h, 以56%的产率得到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D-gluc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Furanodictine A和B:细胞粘液霉菌盘基网柄菌产生的氨基糖类似物,显示神经元分化活性。
    摘要:
    我们调查了盘基网柄菌的成分,以阐明盘基网柄细胞粘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并探索可用于开发新药的生物活性物质。从D. discoideum的多细胞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我们分离了两个新的氨基糖类似物,呋喃果苦碱A(1)和B(2)。它们是最早从天然来源中分离出来的3,6-脱水糖。通过光谱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相对结构,并通过1和2的不对称合成证实了其绝对构型。这些呋喃西汀可有效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神经元分化。
    DOI:
    10.1021/jo015657x
  • 作为产物:
    描述:
    allyl 2-acetamido-5-O-acetyl-3,6-anhydro-2-deoxy-α-D-glucofuranoside 在 4-二甲氨基吡啶sodium methylate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allyl 2-acetamido-3,6-anhydro-2-deoxy-5-O-isovaleryl-α-D-glucofu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Furanodictine A和B:细胞粘液霉菌盘基网柄菌产生的氨基糖类似物,显示神经元分化活性。
    摘要:
    我们调查了盘基网柄菌的成分,以阐明盘基网柄细胞粘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并探索可用于开发新药的生物活性物质。从D. discoideum的多细胞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我们分离了两个新的氨基糖类似物,呋喃果苦碱A(1)和B(2)。它们是最早从天然来源中分离出来的3,6-脱水糖。通过光谱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相对结构,并通过1和2的不对称合成证实了其绝对构型。这些呋喃西汀可有效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神经元分化。
    DOI:
    10.1021/jo015657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ranodictine A and B:  Amino Sugar Analogues Produced by Cellular Slime Mold <i>Dictyostelium </i><i>d</i><i>iscoideum</i> Showing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Activity
    作者:Haruhisa Kikuchi、Yoshinori Saito、Jun Komiya、Yoshiaki Takaya、Shigeyoshi Honma、Norimichi Nakahata、Akira Ito、Yoshiteru Oshima
    DOI:10.1021/jo015657x
    日期:2001.10.1
    We investigated the constituents of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to clarify the diversity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Dictyostelium cellular slime molds and to explore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that could be useful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rugs. From a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multicellular fruit body of D. discoideum, we isolated two novel amino sugar analogues, furanodictine A (1) and B (2).
    我们调查了盘基网柄菌的成分,以阐明盘基网柄细胞粘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并探索可用于开发新药的生物活性物质。从D. discoideum的多细胞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我们分离了两个新的氨基糖类似物,呋喃果苦碱A(1)和B(2)。它们是最早从天然来源中分离出来的3,6-脱水糖。通过光谱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相对结构,并通过1和2的不对称合成证实了其绝对构型。这些呋喃西汀可有效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神经元分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