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PROPYL-3-MERCAPTOPROPIONATE | 107346-8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PROPYL-3-MERCAPTOPROPIONATE
英文别名
3-phenylpropyl 3-sulfanylpropanoate
PHENYLPROPYL-3-MERCAPTOPROPIONATE化学式
CAS
107346-82-7
化学式
C12H16O2S
mdl
——
分子量
224.324
InChiKey
CKNVEFGGVOJWL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7.9±35.0 °C(Predicted)
  • 密度:
    1.08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2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PROPYL-3-MERCAPTOPROPIONATE2-benzoyl-4-(4-bromophenyl)-1-phenylbut-2-ene-1,4-dione甲酸铵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以79%的产率得到3-phenylpropyl 3-{[4-benzoyl-2-(4-bromophenyl)-5-phenyl-1H-pyrrol-3-yl]thi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方便,直接,三组分的4-硫代芳基吡咯合成方法
    摘要:
    抽象的 已经开发了一种由一锅法由1,4-二烯,硫醇和甲酸铵合成4-硫代芳基吡咯的三组分策略。该反应通过1,4-二烯的顺序硫醇-迈克尔/帕尔-克诺尔反应进行,并形成一个新的C-S和两个C-N键。该操作简单的方案可以良好的产率直接获得具有游离NH的高度官能化的4-硫代芳基吡咯。通过将硫原子氧化成相应的亚砜和砜,证明了合成的4-硫代芳基吡咯的合成应用。 已经开发了一种由一锅法由1,4-二烯,硫醇和甲酸铵合成4-硫代芳基吡咯的三组分策略。该反应通过1,4-二烯的顺序硫醇-迈克尔/帕尔-克诺尔反应进行,并形成一个新的C-S和两个C-N键。该操作简单的方案可以良好的产率直接获得具有游离NH的高度官能化的4-硫代芳基吡咯。通过将硫原子氧化成相应的亚砜和砜,证明了合成的4-硫代芳基吡咯的合成应用。
    DOI:
    10.1055/s-0039-169002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hioalkanoic acid esters of phenylalkanols
    摘要:
    描述了根据以下结构定义的苯基烷醇的硫代烷酸酯:##STR1## 其中M代表来自1、2或3的整数;N为0、1或2;R1代表甲基或氢,R2代表甲基或氢。
    公开号:
    US04701548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idative radical coupling of hydroquinones and thiols using chromic acid: one-pot synthesis of quinonyl alkyl/aryl thioethers
    作者:T. P. Adarsh Krishna、Sakthivel Pandaram、Suresh Chinnasamy、Andivelu Ilangovan
    DOI:10.1039/d0ra01519a
    日期:——
    An efficient, simple and practical protocol for one-pot sequential oxidative radical C–H/S–H cross-coupling of thiols with hydroquinones (HQs) and oxidation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quinonyl alkyl/aryl thioethers using H2CrO4 was developed. This cross-coupling of thiyl and aryl radicals offers mono thioethers in good to moderate yield and works well with a wide variety of thiols. Similarly, this
    开发了一种高效、简单且实用的方案,用于硫醇与氢醌 (HQ) 的一锅顺序氧化自由基 C–H/S–H 交叉偶联和氧化,从而使用 H 2 CrO 4形成醌基烷基/芳基硫醚。硫基和芳基的这种交叉偶联以良好至中等的产率提供单硫醚,并且与多种硫醇配合良好。同样,该方法适用于 2-氨基苯硫酚和 HQ 的偶联形成吩噻嗪-3-酮5a–c 。首次使用铬试剂观察到通过硫醚合成形成 C-S 键。对化合物5a–c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药物样特性,化合物5b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相关的 AChE 靶位点强烈结合。
  • An Expedient, Direct, Three-Component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4-Thioarylpyrroles
    作者:Venkatachalam Rajeshkumar、Chinnaraj Neelamegam、Sambandam Anandan
    DOI:10.1055/s-0039-1690024
    日期:2019.11
    corresponding sulfoxide and sulfone. A three-component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4-thioarylpyrroles from 1,4-enediones, thiols, and ammonium formate in one-po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through the sequential thiol-Michael/Paal–Knorr reaction of 1,4-enediones with the formation of one new C–S and two C–N bonds. The operationally simple protocol provides direct access to the highly functionalized
    抽象的 已经开发了一种由一锅法由1,4-二烯,硫醇和甲酸铵合成4-硫代芳基吡咯的三组分策略。该反应通过1,4-二烯的顺序硫醇-迈克尔/帕尔-克诺尔反应进行,并形成一个新的C-S和两个C-N键。该操作简单的方案可以良好的产率直接获得具有游离NH的高度官能化的4-硫代芳基吡咯。通过将硫原子氧化成相应的亚砜和砜,证明了合成的4-硫代芳基吡咯的合成应用。 已经开发了一种由一锅法由1,4-二烯,硫醇和甲酸铵合成4-硫代芳基吡咯的三组分策略。该反应通过1,4-二烯的顺序硫醇-迈克尔/帕尔-克诺尔反应进行,并形成一个新的C-S和两个C-N键。该操作简单的方案可以良好的产率直接获得具有游离NH的高度官能化的4-硫代芳基吡咯。通过将硫原子氧化成相应的亚砜和砜,证明了合成的4-硫代芳基吡咯的合成应用。
  • Thioalkanoic acid esters of phenylalkanols
    申请人: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 Inc.
    公开号:US04701548A1
    公开(公告)日:1987-10-20
    Described are thioalkanoic acid esters of phenylalkanol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STR1## wherein M represents an integer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1, 2 or 3; N is 0, 1 or 2; R.sub.1 represents methyl or hydrogen and R.sub.2 represents methyl or hydrogen.
    描述了根据以下结构定义的苯基烷醇的硫代烷酸酯:##STR1## 其中M代表来自1、2或3的整数;N为0、1或2;R1代表甲基或氢,R2代表甲基或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