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 | 1053661-2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
英文别名
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
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化学式
CAS
1053661-26-9
化学式
C15H10Br2
mdl
——
分子量
350.052
InChiKey
GWQPJWLAJDKQ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9-O-allyl-N-((3-bromophenanthryl)methyl)quinine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Nonracemi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摘要:
    通过将市售的奎宁与菲衍生物反应,合成了新的非外消旋单聚体和二聚体季铵盐,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分析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
    DOI:
    10.2174/157017812801322507
  • 作为产物:
    描述:
    3-bromo-6-methylphenanthrene 在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2%的产率得到3-bromo-6-(bromomethyl)phenanth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Nonracemi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摘要:
    通过将市售的奎宁与菲衍生物反应,合成了新的非外消旋单聚体和二聚体季铵盐,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分析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
    DOI:
    10.2174/1570178128013225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OSITE MATERIALS COMPRISING MECHANICAL LIGANDS
    申请人:Nanocore Aps
    公开号:EP3737711A1
    公开(公告)日:2020-11-18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Nonracemi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作者:Sana Eltaief、Faouzi Aloui、Souad Moussa、Pascal Retailleau、Bechir Ben Hassine
    DOI:10.2174/157017812801322507
    日期:2012.6.1
    New nonracemic monemeric and dimeri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quinine with phenanthrene derivatives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by IR, NMR spectroscopy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通过将市售的奎宁与菲衍生物反应,合成了新的非外消旋单聚体和二聚体季铵盐,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分析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