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 | 64199-2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
英文别名
propylsulfanyl-acetaldehyde diethyl acetal;Propylmercapto-acetaldehyd-diaethylacetal;1,1-Diaethoxy-2-propylmercapto-aethan;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
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化学式
CAS
64199-25-3
化学式
C9H20O2S
mdl
——
分子量
192.323
InChiKey
JHZKXMDHKMNK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3-104 °C(Press: 11 Torr)
  • 密度:
    0.9343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 作用下, 以81%的产率得到2-(propylthio)eth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烷基硫乙醛的合成及性质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以 80-93% 的产率合成烷基硫乙醛。它包括使用两相系统水有机溶剂水解双-1,1-烷氧基-2-烷基硫代乙烷。该方法适用于带有低级自由基的常见醛 (R = Pr, Bu) 和迄今为止未知的高沸点醛 (R = C7H15, C8H17, PhCH2)。已经发现烷基硫代乙醛可以自发地三聚成 2,4,6-烷基硫代三恶烷。在碱性介质(1N NaOH、KF/Si(OEt)4/EtOH)中,烷硫醇以高达 60% 的产率( 1 H NMR)提供羟醛自缩合产物。在丁硫基-和烷氧基乙醛与呋喃-或噻吩-2-甲醛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交叉羟醛缩合)中,含硫碳负离子的反应性比烷氧基类似物高六倍以上。
    DOI:
    10.3998/ark.5550190.0012.a11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缩醛甲醇sodiumcalc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10.0~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3.0h, 生成 1-(2,2-diethoxy-ethylsulfanyl)-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Transformations of diglycolaldehyde dithioacetals in the presence of boron trifluoride-ether complex
    摘要:
    DOI:
    10.1016/s0008-6215(00)8530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sphocysteine Derivatives; Thioureidoalkanephosphonates via Acetals
    作者:Zbigniew H. Kudzin
    DOI:10.1055/s-1981-29558
    日期:——
  • New 2,5-dialkylthio-2-formyl-2,3-dihydro-?-pyrans
    作者:N. A. Keiko、L. G. Stepanova、I. D. Kalikhman、M. G. Voronkov
    DOI:10.1007/bf00928548
    日期:1977.7
  • Boehme et a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57, vol. 602, p. 1,13
    作者:Boehme et al.
    DOI:——
    日期:——
  • DE1018876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KUDZIN, Z. H., SYNTHESIS, BRD, 1981, N 8, 643-645
    作者:KUDZIN, Z. H.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