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S,18S)-15,15-diethyl-2,2-dimethyl-12,18-bis(hydroxymethyl)-4,9,21,26-tetraoxa-13,17-diaza-1,3,10,20(1,4)-tetrabenzeneacyclohexacosaphane-14,16-dione | 934558-9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S,18S)-15,15-diethyl-2,2-dimethyl-12,18-bis(hydroxymethyl)-4,9,21,26-tetraoxa-13,17-diaza-1,3,10,20(1,4)-tetrabenzeneacyclohexacosaphane-14,16-dione
英文别名
(18S,24S)-21,21-diethyl-18,24-bis(hydroxymethyl)-2,2-dimethyl-7,12,30,35-tetraoxa-19,23-diazapentacyclo[34.2.2.23,6.213,16.226,29]hexatetraconta-1(38),3(46),4,6(45),13(44),14,16(43),26,28,36,39,41-dodecaene-20,22-dione
(12S,18S)-15,15-diethyl-2,2-dimethyl-12,18-bis(hydroxymethyl)-4,9,21,26-tetraoxa-13,17-diaza-1,3,10,20(1,4)-tetrabenzeneacyclohexacosaphane-14,16-dione化学式
CAS
934558-94-8
化学式
C48H62N2O8
mdl
——
分子量
795.029
InChiKey
AAHNHWOUOVLSPP-ZAQUEYB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57.4±65.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9
  • 重原子数:
    5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3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S,18S)-15,15-diethyl-2,2-dimethyl-12,18-bis(hydroxymethyl)-4,9,21,26-tetraoxa-13,17-diaza-1,3,10,20(1,4)-tetrabenzeneacyclohexacosaphane-14,16-dione三光气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6%的产率得到(12S,18S)-12,18-bis(chloromethyl)-15,15-diethyl-2,2-dimethyl-4,9,21,26-tetraoxa-13,17-diaza-1,3,10,20(1,4)-tetrabenzenacyclohexacosaphane-14,16-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大环双(恶唑啉)CuI配合物——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中的结构/立体选择性关系
    摘要:
    描述了具有内置 C2 对称双 (恶唑啉) 单元的 18 个手性大环的设计和合成,并评估了它们的铜 (I) 配合物在苯乙烯与重氮乙酸乙酯环丙烷化中的催化性能。双(恶唑啉)单元中两个同手性中心的桥接产生了大环配体,其在与 CuI 结合后转化为包含手性空腔的大环催化复合物。这种配合物代表了一种概念上新型的超分子有机金属催化剂,具有手性反应腔。已经建立了催化环丙烷化中催化剂结构和立体选择性结果之间的明确关系,并且证明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都可以通过配体结构参数的变化独立地改变。配体 3b 的 CuI 配合物产生 94:6 (de = 88%) 的反式/顺式非对映异构体比率,代表迄今为止由双(恶唑啉)类配合物催化的环丙烷化获得的最高非对映选择性。提出了对观察到的立体化学结果与配体结构之间关系的解释。(©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oc.20060082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大环双(恶唑啉)CuI配合物——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中的结构/立体选择性关系
    摘要:
    描述了具有内置 C2 对称双 (恶唑啉) 单元的 18 个手性大环的设计和合成,并评估了它们的铜 (I) 配合物在苯乙烯与重氮乙酸乙酯环丙烷化中的催化性能。双(恶唑啉)单元中两个同手性中心的桥接产生了大环配体,其在与 CuI 结合后转化为包含手性空腔的大环催化复合物。这种配合物代表了一种概念上新型的超分子有机金属催化剂,具有手性反应腔。已经建立了催化环丙烷化中催化剂结构和立体选择性结果之间的明确关系,并且证明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都可以通过配体结构参数的变化独立地改变。配体 3b 的 CuI 配合物产生 94:6 (de = 88%) 的反式/顺式非对映异构体比率,代表迄今为止由双(恶唑啉)类配合物催化的环丙烷化获得的最高非对映选择性。提出了对观察到的立体化学结果与配体结构之间关系的解释。(©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oc.2006008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