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itro-5-propoxyaniline | 113501-9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itro-5-propoxyaniline
英文别名
5-propoxy-2-nitroaniline;2-nitro-5-propoxy-aniline;6-Nitro-3-propyloxy-anilin;2-Nitro-5-propoxy-anilin
2-nitro-5-propoxyaniline化学式
CAS
113501-99-8
化学式
C9H12N2O3
mdl
——
分子量
196.206
InChiKey
ZUSYPWKBRJWZI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81.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itro-5-propoxyanili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20.0~55.0 ℃ 、393.01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生成 N-(2-amino-5-propoxyphenyl)-2-piperid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SELECTIVE BLOCKERS OF 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
    [FR] DÉRIVÉS BENZIMIDAZOLE EN TANT QUE BLOQUEURS SÉLECTIFS DU COURANT DE SODIUM PERSISTANT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由持续性钠通道升高介导的疾病或症状的方法,例如眼部疾病、疼痛、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症,利用化合物I的方法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化合物I中的变量R、R1、R2、R3、R4、R5、m和n如本文所定义。
    公开号:
    WO2013101926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CLXXXV。—酚的亚硝化。第十二部分。间苯二酚单正丙醚
    摘要:
    DOI:
    10.1039/jr93100020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ent, Selective, and Cell Active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 (PRMT5) Inhibitor Developed by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and Hit Optimization
    作者:Ruifeng Mao、Jingwei Shao、Kongkai Zhu、Yuanyuan Zhang、Hong Ding、Chenhua Zhang、Zhe Shi、Hualiang Jiang、Dequn Sun、Wenhu Duan、Cheng Luo
    DOI:10.1021/acs.jmedchem.7b00587
    日期:2017.7.27
    been validated as an anticancer target in mantle cell lymphoma. In this study, we found a potent and selective PRMT5 inhibitor by performing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and hit optimization. The identified compound 17 (IC50 = 0.33 μM) exhibited a broad selectivity against a panel of other methyltransferases. The direct binding of 17 to PRMT5 was validated b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xperiments
    PRMT5在多种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在几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被上调。此外,PRMT5已被确认为套细胞淋巴瘤的抗癌靶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执行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和命中优化,发现了一种有效的选择性PRMT5抑制剂。鉴定出的化合物17(IC 50 = 0.33μM)对一组其他甲基转移酶表现出广泛的选择性。通过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实验验证了17与PRMT5的直接结合,K d为0.987μM。动力学实验表明17是除底物以外的SAM竞争性抑制剂。另外17提示对MV4-11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抗增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机制是由于PRMT5介导的SmD3甲基化的抑制。17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先导化合物,可以进一步了解PRMT5,并可能有助于开发白血病适应症的治疗方法。
  • 2-取代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0868994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取代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2‑取代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R为C1‑C3烷氧基、卤素或NR1R2,其中R1、R2独立地为H、C1‑C3烷基。本发明的化合物,能有效选择性抑制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能够用作PRMT5抑制剂。
  • 一种丙氧咪唑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360168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本发明涉及化学或药物领域,特别是一种丙氧咪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条全新的丙氧咪唑的合成路线,以间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氨化、缩合、还原、环合反应得到丙氧咪唑。将现有工业化路线中的起始原料对乙酰氨基苯酚改为廉价的间二氯苯;缩合采用正丙醇或正丙醇的碱金属盐,避免使用溴丙烷产生含溴废水,环境友好;还原工艺由硫化碱改为清洁高效的还原工艺。该合成新工艺简洁高效、污染少、质量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SELECTIVE BLOCKERS OF 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
    申请人:Allergan, Inc.
    公开号:US20130172342A1
    公开(公告)日:2013-07-04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methods of treating diseases or conditions mediated by elevated persistent sodium channel, such as ocular disorders, pa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seizure disorders utilizing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or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id compound, wherein variables R,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m, and n in Formula I are as defined herein.
    本发明涉及使用I式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由持续性钠通道升高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例如眼部疾病、疼痛、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等。其中,I式中的变量R、R1、R2、R3、R4、R5、m和n的定义如本文所述。
  • Verkade; Witjens,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46, vol. 65, p. 361,378
    作者:Verkade、Witjen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