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E)-(E)-3-Chloro-allyloxyimino]-propyl}-5-(2-ethylsulfanyl-propyl)-3-hydroxy-cyclohex-2-enone | 99129-2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E)-(E)-3-Chloro-allyloxyimino]-propyl}-5-(2-ethylsulfanyl-propyl)-3-hydroxy-cyclohex-2-enone
英文别名
2-[N-[(E)-3-chloroprop-2-enoxy]-C-ethylcarbonimidoyl]-5-(2-ethylsulfanylpropyl)-3-hydroxycyclohex-2-en-1-one
2-{1-[(E)-(E)-3-Chloro-allyloxyimino]-propyl}-5-(2-ethylsulfanyl-propyl)-3-hydroxy-cyclohex-2-enone化学式
CAS
99129-21-2
化学式
C17H26ClNO3S
mdl
——
分子量
359.917
InChiKey
SILSDTWXNBZOGF-JWGBMQL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 °C
  • 沸点:
    472.6±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量,超声),乙酸乙酯(少量),甲醇(少量)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它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轻微刺激性。动物实验未发现其具有致畸、致癌或致突变的作用。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8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7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3082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s, liquid, n. o. s.)

SDS

SDS:f8c1d10a930df5cefdf95179fe1a338b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烯草酮(Clethodim)的中文商品名是收乐通、赛乐特。该除草剂最初由Kincade RT等在1987年布莱顿植保会议上报道其除草活性,由美国Chevron Chemical公司首先开发。烯草酮是一种环己烯酮类低毒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1630 mg/kg(雄性)、1360 mg/kg(雌性),小鼠为2570 mg/kg(雄性)、2430 mg/kg(雌性)。

作用

主要适用于大豆、亚麻、烟草、西瓜等多种作物的农田除草,有效防除稗草等30余种禾本科杂草。该除草剂是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经叶片吸收后传导至分生组织和根部,破坏细胞分裂并抑制植物生长,导致植株在施药1~3周内褪绿坏死、枯萎死亡。烯草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26天,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其作用机制与稀禾啶、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等类似,均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

作用机理

烯草酮是一种ACCase抑制剂,为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经茎叶处理后,快速被叶片吸收并传导到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分裂,导致植株生长延缓。施药1~3周后,植株褪绿坏死、枯萎死亡。

使用对象

烯草酮适用于大豆、油菜、烟草、棉花、花生、亚麻等阔叶田作物,可有效防除稗草、硬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等多种禾本科杂草。作为一种新型旱田苗后除草剂,烯草酮具有优良的选择性,能迅速被禾本科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至茎尖及分生组织,抑制其活性,破坏细胞分裂,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1360~1630 mg/kg,兔急性经皮LD₅₀>5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LC₅₀>3.9 mg/L(42小时)。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性。小鼠经口无作用剂量每天为625 mg/kg体重,动物试验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鱼类、鸟类低毒。虹鳟鱼LC₅₀为67 mg/L (96小时),蓝鳃鱼LC₅₀>120 mg/L,水蚤LC₅₀>120 mg/L(48小时)。鹌鹑LD₅₀>2000 mg/kg,对蜜蜂安全。

生产方法

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由相应的烯酮与丙二酸二乙酰缩合、环合,制得5-烷基环己二酮-3-羧酸酯。再经水解、脱羧后,与丙酰氯反应生成3-丙酰氧基-5-烷基环己烯酮。将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在三氯化铝存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生成2-丙酰基-3-羟基-5-烷基环己酮。最后与H₂NOCH₂CH=CHCl反应,合成烯草酮。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9Z)-9-Hexadecen-3-Ol 、 O-(3-chloro-2-propenyl)hydroxylamine 在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7 %的产率得到2-{1-[(E)-(E)-3-Chloro-allyloxyimino]-propyl}-5-(2-ethylsulfanyl-propyl)-3-hydroxy-cyclohex-2-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N116217450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N116217450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