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4-benzyl-3-(hex-5-enoyl)oxazolidin-2-one | 134916-0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4-benzyl-3-(hex-5-enoyl)oxazolidin-2-one
英文别名
(4S)-4-benzyl-3-hex-5-enoyl-1,3-oxazolidin-2-one
(S)-4-benzyl-3-(hex-5-enoyl)oxazolidin-2-one化学式
CAS
134916-00-0
化学式
C16H19NO3
mdl
——
分子量
273.332
InChiKey
PJUHKSFQDFORCO-AWEZNQC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1.4±24.0 °C(Predicted)
  • 密度:
    1.14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6.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4-benzyl-3-(hex-5-enoyl)oxazolidin-2-one氧气copper(l)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7%的产率得到1-(4(S)-Benzyl-2-oxo-oxazolidin-3-yl)-hexane-1,5-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强效免疫抑制剂 (-)-Sanglifehrin A 的收敛三组分全合成
    摘要:
    最初在马拉维土壤样本中发现的强效免疫抑制剂 (-)-sanglifehrin A (5) 已以高度收敛和立体控制的方式合成。对映选择性方法依赖于碘乙烯基羧酸 14 的初始构建,它在生成 61a 的关键大环内酯化步骤之前与三肽 59 偶联。由于无法实现相应的大环内酰胺化操作,涉及连接 14 到 46 以构建大环的替代方案失败。详细阐述了 C26-N42 螺内酰胺西区 5 的有效方法。这个必要的片段是通过适当调整连续的醛醇策略来构建九个立体中心,其中六个是连续的。第一个醇醛过程包括由 72 衍生的醛与对映体纯酮 73 的三氟甲磺酸锡介导的反应,以生成位于 75 中的顺 C36-C37 关系。一旦 75 到 78 的转化完成后,连接到酮 66用 (+)-DIPCl 影响,从而将 C33-C34 关系设置为反。一旦官能团修饰产生了 62,就实现了螺内酰胺化,主要提供了 94,从而为获得乙烯基锡烷 13
    DOI:
    10.1021/ja020091v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Amphidinolide W 的全合成和结构修正
    摘要:
    描述了对映选择性首次全合成的双环内酯 W (2) 及其 C6 绝对立体化学 (1) 的修订。Amphidinolide W (1) 是一种从 Amphidinium sp. 中分离出来的 12 元大环内酯,已显示出对多种 NCI 肿瘤细胞系的有效抗肿瘤特性。合成是收敛的,五个手性中心中有四个是通过不对称合成得到的。该合成具有 Sharpless 不对称二羟基化、非对映选择性烷基化、官能化底物的有效交叉复分解以及使用选择性脂肪酶催化水解初级乙酸酯基团的新型官能团转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mphidinolide W (1) 的 C6 绝对立体化学现已通过我们当前的合成进行了修订。
    DOI:
    10.1021/ja049754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a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Didemnin B Analog
    作者:Dong Xiao、Matthew D. Vera、Bo Liang、Madeleine M. Joullié
    DOI:10.1021/jo001640n
    日期:2001.4.1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 didemnin B analogue containing a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replacement for the isostatine moiety is reported. Synthetic highlights include an improved preparation of 2-hydroxy-3-cyclohexenecarboxylic acid and a new strategy for accessing the macrocycle.
    报道了含有构象约束的异斯汀碱部分替代物的双氢精蛋白B类似物的总合成。合成亮点包括改进的2-羟基-3-环己烯羧酸的制备方法和进入大环的新策略。
  • Total Synthesis of Farnesin through an Excited‐State Nazarov Reaction
    作者:Yonglei Que、Hao Shao、Haibing He、Shuanhu Gao
    DOI:10.1002/anie.202001350
    日期:2020.5.4
    The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farnesin, a rearranged ent-kaurenoid, was achieved through a convergent approach involving photo-Nazarov and intramolecular aldol cyclizations to build the syn-syn-syn hydrofluorenol ABC ring system and bicyclo[3.2.1]octane CD ring system in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a UV-light-induced excited-state Nazarov cyclization of a non-aromatic dicyclic divinyl ketone in a
    法尼辛的不对称全合成,是一种重排的对映体,其是通过光纳扎罗夫和分子内羟醛环化的融合方法,建立了顺式-顺式-顺式氢芴醇ABC环系统和双环[3.2.1]辛烷CD环系统在全合成中非芳族二环二乙烯基酮的紫外光诱导的激发态纳扎罗夫环化的首次应用中。与常规的酸促进的基态纳扎罗夫反应不同,激发态纳扎罗夫反应通过旋转环化使立体定向形成高应变的顺式-顺式-顺式-稠合的氢芴酮骨架。
  • S-3-环己烯甲酸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间体
    申请人:厦门本素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0186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3‑环己烯甲酸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间体。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有机溶剂中,在过氧化物和碱的存在下,将如式II所示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即可;其中,R为苯基、苄基或异丙基。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S‑3‑环己烯甲酸具有较好的收率和ee值,ee值可高达99.6%,该制备方法的反应条件较温和,效率高,且制备过程中使用的辅基可回收再利用。
  • Angucyclinone Antibiotics:  Total Syntheses of YM-181741, (+)-Ochromycinone, (+)-Rubiginone B<sub>2</sub>, (−)-Tetrangomycin, and MM-47755
    作者:Krishna P. Kaliappan、Velayutham Ravikumar
    DOI:10.1021/jo070709p
    日期:2007.8.1
    enantioselective rout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gucyclinone-type natural products. Utilizing this strategy, total syntheses of five natural products YM-181741, (+)-ochromycinone, (+)-rubiginone B2, ()-tetrangomycin, and MM-47755 have been accomplished in 22%, 23%, 19%, 18%, and 12% overall yields, respectively. Our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having the benz[a]anthraquinone
    已经开发出一种简洁且高度对映体选择性的路线来合成安古环素类天然产物。利用这一策略,已完成22%,23%,19%的五种天然产物YM-181741,(+)-邻苯二酚,(+)-rubiginone B 2,(-)-丁霉素和MM-47755的总合成,总产量分别为18%和12%。我们合成具有苯并[b]的天然产物的方法]蒽醌骨架基于顺序的分子内烯炔置换,分子间Diels-Alder反应(DAR)和芳构化作用。分子内烯炔复分解反应用于以优异的产率合成对映体纯的1,3-二烯。此外,YM-181741的合成以及结构上类似的angucyclinones如(+) - ochromycinone和(+) - rubiginone乙2经由在良好的恶唑烷酮的不对称烷基化烯醇化物来实现解。通过已知的烯丙醇的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然后用Red-Al打开环氧化物,合成了带有不稳定叔醇的相关环古霉素(-)-丁霉素和
  • Short Approach toward the Nonracemic A,B,E Tricyclic Core of Calyciphylline B-Type Alkaloids
    作者:Patrick Boissarie、Guillaume Bélanger
    DOI:10.1021/acs.orglett.7b01566
    日期:2017.7.21
    A suitably functionalized tricyclic adduct containing the common A,B,E rings found in calyciphylline B-type alkaloids was obtained in nine linear steps. The key transformation features an efficient one-pot sequence of intramolecular Vilsmeier–Haack cyclization and azomethine ylid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in which three cycles, three new carbon–carbon bonds, and three stereocenters are formed, one
    在9个线性步骤中获得了适当功能化的三环加合物,其中含有在茶碱B型生物碱中发现的常见A,B,E环。关键的转换具有分子内Vilsmeier-Haack环化反应和甲亚胺叶立德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高效一锅序列,其中形成了三个环,三个新的碳-碳键和三个立体中心,一个被完全取代。这项工作还证明了手性,非外消旋环状烯醇醚作为内部碳亲核试剂的首次使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 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 羟基香豆素 美芬妥英 美芬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