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phenyl-bridged β-ketimine | 920007-0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phenyl-bridged β-ketimine
英文别名
4,4'-(m-phenylenedinitrilo)di-3-penten-2-one;bis(acetylacetone)-m-phenylenediimine;4-[3-(4-Oxopent-2-en-2-ylamino)anilino]pent-3-en-2-one;4-[3-(4-oxopent-2-en-2-ylamino)anilino]pent-3-en-2-one
m-phenyl-bridged β-ketimine化学式
CAS
920007-04-1
化学式
C16H20N2O2
mdl
——
分子量
272.347
InChiKey
OHTDVHNGHKCAI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5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phenyl-bridged β-ketimine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碳酸酯的硼氢化反应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酯硼氢化反应,具体涉及一种以碳酸酯、硼烷为原料的硼氢化反应方法。β‑酮亚胺作为一类重要的非茂基配体,具有易于合成,其电荷及空间效应可通过α位及β位的取代基的改变得以方便调控,以及可以通过多种配位方式与金属配位,从而形成结构多样性的金属配合物等特点。本发明提供新的碳酸酯硼氢化反应方法,有好的底物适用范围。
    公开号:
    CN111763226A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苯二胺乙酰丙酮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0%的产率得到m-phenyl-bridged β-ket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四锂化中间体的末端烷基化制备 C 官能化 β-酮亚胺化合物的简便方法
    摘要:
    在β-酮亚胺前体L ph H 2 (L ph = C 6 H 4 [NC(Me) CHC(Me) O] 2 )的末端甲基上制备了一系列C-官能化的β-酮亚胺化合物。这种方便的转化是通过在新型双阴离子 β-酮亚胺锂络合物 [L ph' Li 4 (THF) 4 ] 2 (L ph' = C 6 H 4 [NC(Me ) CHC(O) CH 2] 2 ) 然后水解。
    DOI:
    10.1039/d2ob00640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脱质子β-酮亚胺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1747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脱质子β‑酮亚胺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间苯二胺、乙酰丙酮为原料反应制备配体,将小分子有机锂溶液与配体溶液混合,然后反应,得到脱质子β‑酮亚胺锂化合物。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都集中在单负离子β‑酮亚胺为骨架的配合物的技术偏见,首次公开了双负离子β‑酮亚胺基配合物,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 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在酯制备醇中的应用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1763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本发明公开了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在酯制备醇中的应用,以酯和硼烷为原料,进行硼氢化反应;硼氢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硅胶、甲醇,进行水解反应,得到醇。本发明利用首次公开的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催化酯和频哪醇硼烷的硼氢化反应,从而开发出一类高效的催化硼氢化反应的方法,其结构简单,合成容易,可以高活性的催化酯和硼烷的硼氢化反应,与已有的催化体系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剂存储简单,尤其是使用时危害远小于现有有机锂试剂。
  • 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配合物催化酮氰硅化反应的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19091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本发明公开了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配合物催化酮氰硅化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配合物为催化剂,以酮和硅烷为原料,室温反应15分钟,完成氰硅化反应,在该配合物中,每个β‑酮亚胺单元都是双负离子,而双负离子β‑酮亚胺基是一类活泼性很高的基团,将该配合物应用于酮的氰硅化反应中,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很少即可以实现酮和TMSCN的高效还原。
  • [EN] USE OF DEPROTONATED PHENYL BRIDGED Β-KETIMINE LITHIUM COMPOUND IN HYDROBORATION REACTION<br/>[FR] UTILISATION DU COMPOSÉ DE β-CÉTIMINE LITHIUM PONTÉ PAR UN PHÉNYLE DÉPROTONÉ DANS UNE RÉACTION D'HYDROBORATION<br/>[ZH] 脱质子苯基桥连β - 酮亚胺锂化合物在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申请人:UNIV SOOCHOW
    公开号:WO2021253847A1
    公开(公告)日:2021-12-23
    本发明公开了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在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硼氢化反应以酯、硼烷为反应底物。本发明利用首次公开的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催化酯和频哪醇硼烷的硼氢化反应,从而开发出一类高效的催化硼氢化反应的方法,其结构简单,合成容易,可以高活性的催化酯和硼烷的硼氢化反应,与已有的催化体系相比,降低了催化剂用量,温度较温和,并且产率较高。
  • Tautomerism in complexes with neutral tetradentate Schiff base ligands: the X-ray structures of cadmium(II) nitrate complexes of bis(acetylacetone)-m-phenylenediimine and bis(acetylacetone)-p-phenylenediimine
    作者:Lawrence C. Nathan、Christopher A. Traina
    DOI:10.1016/s0277-5387(03)00474-1
    日期:2003.11
    The Schiff base ligands bis(acetylacetone)-m-phenylenediimine (L1) and bis(acetylacetone)-p-phenylenediimine (L2) can be made to coordinate to Cd(II) without deprotonation. The products have the stoichiometries Cd(L1)(2)(NO3)(2) and Cd-2(L-2)(3)(NO3)(4). Characterization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polymeric structures in which Cd is eight-coordinate in the former and seven-coordinate in the latter. The nitrate groups are bidentate. The Schiff base ligands coordinate to Cd only through oxygen atoms and function as bridging bidentate keto-amine tautomers such that the NH...O hydrogen bonding networks present in the free ligands are preserved. (C) 200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