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ene glycol) benzyl methoxymethyl ether | 6875-8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ene glycol) benzyl methoxymethyl ether
英文别名
2-Benzyloxy-2'-methoxymethoxy-diethylether;2-[2-(Methoxymethoxy)ethoxy]ethoxymethylbenzene
di(ethylene glycol) benzyl methoxymethyl ether化学式
CAS
6875-83-8
化学式
C13H20O4
mdl
——
分子量
240.299
InChiKey
UWRLLEHMUAEUI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2-133 °C
  • 沸点:
    132-133 °C(Press: 3 Torr)
  • 密度:
    1.0687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ene glycol) benzyl methoxymethyl eth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1-[4-[(1E)-2-phenylethenyl]phenyl]-2,4,7,10-tetraoxaun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sti链连接的非天然核苷的制备,用于蓝色荧光抗体。
    摘要:
    描述了1,2,5-二苯乙烯系的疏水性C-核苷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目标是与我们最近报道的“蓝色荧光抗体”一起使用,目的是探测天然和非天然的DNA。芳基格氏试剂亲核加成到保护的2'-脱氧-1'-氯-呋喃核糖或保护的2'-脱氧核糖内酯是关键的合成步骤,并以良好的收率提供了C-核苷。两种途径均导致最终产物为β-端基异构体的> / = 90%。评估了反式二苯乙烯与核碱基连接的酰胺基和醚基接头在合成过程中以及配体与蓝色荧光单克隆抗体结合中的效用。获得了每种复合物的X射线结构,并将其用作第二代二苯乙烯连接的C-核苷的指南。这些疏水性核苷的开发将在当前的天然和非天然DNA研究中有用,并且对于将来关于新型非天然基因组的研究具有宝贵的意义。
    DOI:
    10.1021/jo001676f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醇缩甲醛 、 1-[2-(2-Benzyloxy-ethoxy)-ethoxymethyl]-4-methoxy-benzene 在 溴甲基甲基醚 、 tin(II) bromid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1%的产率得到di(ethylene glycol) benzyl methoxymethyl ether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溴化锡 (II) 和溴甲基甲醚存在下,二甲氧基甲烷作用将对甲氧基苄基醚一步转化为甲氧基甲基醚
    摘要:
    二甲氧基甲烷与催化量的溴化锡 (II) 和溴甲基甲基醚的组合使用可裂解对甲氧基苄基醚,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甲氧基甲基醚。在苄基醚官能团存在下对甲氧基苄基醚化学选择性转化为甲氧基甲基醚也已成功发生。
    DOI:
    10.1246/bcsj.67.8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medov,S.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66, vol. 2, p. 656 - 659
    作者:Mamedov,S. et al.
    DOI:——
    日期:——
  • A One-Step Conversion of<i>p</i>-Methoxybenzyl Ethers into Methoxymethyl Ethers by the Action of Dimethoxymethane in the Presence of Tin(II) Bromide and Bromomethyl Methyl Ether
    作者:Takeshi Oriyama、Mikio Kimura、Gen Koga
    DOI:10.1246/bcsj.67.885
    日期:1994.3
    The combined use of dimethoxymethane with catalytic amounts of tin(II) bromide and bromomethyl methyl ether cleaves p-methoxybenzyl ethers to give methoxymethyl ethers in good yields. The chemoselective conversion of p-methoxybenzyl ether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enzyl ether function into methoxymethyl ethers has also occurred successfully.
    二甲氧基甲烷与催化量的溴化锡 (II) 和溴甲基甲基醚的组合使用可裂解对甲氧基苄基醚,以良好的产率得到甲氧基甲基醚。在苄基醚官能团存在下对甲氧基苄基醚化学选择性转化为甲氧基甲基醚也已成功发生。
  • Preparation of Stilbene-Tethered Nonnatural Nucleosides for Use with Blue-Fluorescent Antibodies
    作者:Da-Wei Chen、Beuscher、Raymond C. Stevens、Peter Wirsching、Richard A. Lerner、Kim D. Janda
    DOI:10.1021/jo001676f
    日期:2001.3.1
    The synthesis of the first examples of stilbene-tethered hydrophobic C-nucleosides is described. Compounds of this type are targeted for use with our recently reported "blue-fluorescent antibodies" with the aim of probing native and nonnatural DNA. The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aryl Grignard reagents to either a protected 2'-deoxy-1'-chloro-ribofuranose or a protected 2'-deoxy-ribonolactone was the
    描述了1,2,5-二苯乙烯系的疏水性C-核苷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目标是与我们最近报道的“蓝色荧光抗体”一起使用,目的是探测天然和非天然的DNA。芳基格氏试剂亲核加成到保护的2'-脱氧-1'-氯-呋喃核糖或保护的2'-脱氧核糖内酯是关键的合成步骤,并以良好的收率提供了C-核苷。两种途径均导致最终产物为β-端基异构体的> / = 90%。评估了反式二苯乙烯与核碱基连接的酰胺基和醚基接头在合成过程中以及配体与蓝色荧光单克隆抗体结合中的效用。获得了每种复合物的X射线结构,并将其用作第二代二苯乙烯连接的C-核苷的指南。这些疏水性核苷的开发将在当前的天然和非天然DNA研究中有用,并且对于将来关于新型非天然基因组的研究具有宝贵的意义。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