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2-(4-hydroxyphenyl)-4-phenylquinoline | 312593-0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2-(4-hydroxyphenyl)-4-phenylquinoline
英文别名
4-(6-Chloro-4-phenylquinolin-2-yl)phenol
6-chloro-2-(4-hydroxyphenyl)-4-phenylquinoline化学式
CAS
312593-04-7
化学式
C21H14ClNO
mdl
MFCD00990623
分子量
331.801
InChiKey
ZUYIMYFAXXFUH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2-(4-hydroxyphenyl)-4-phenylquinolin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ethyl 4-(3-(4-(6-chloro-4-phenylquinolin-2-yl)phenoxy)-2-hydroxypropyl)piperaz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可能的抗利什曼病药物的喹啉-哌嗪/吡咯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为了扩大新型抗利什曼原虫实体的范围,我们通过分子杂交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35 种喹啉-哌嗪/吡咯烷和其他杂环胺衍生物,并针对表达荧光素酶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细胞内无鞭毛体进行了检查。初步体外筛选表明,该系列中的 12 种化合物对无鞭毛体形式表现出更好的抑制作用,与​​标准药物米替福辛 (IC 50 9.25 ± 0.17 μM)相比, IC 50值范围为 2.09 至 8.89 μM,细胞毒性较小。基于令人满意的选择性指数(SI),测试了两种化合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金仓鼠模型的体内杀利什曼功效。在体内筛选中,每日剂量为 50 mg/kg,持续 5 天,化合物33和46分别显示出 56.32% 和 49.29% 的显着抑制作用。药代动力学结果证实33和46具有令人满意的 IP 暴露和足够的参数。总的来说,化合物33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潜在先导化合物,可以用作未来优化的原型。
    DOI:
    10.1016/j.ejmech.2023.11586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可能的抗利什曼病药物的喹啉-哌嗪/吡咯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为了扩大新型抗利什曼原虫实体的范围,我们通过分子杂交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35 种喹啉-哌嗪/吡咯烷和其他杂环胺衍生物,并针对表达荧光素酶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细胞内无鞭毛体进行了检查。初步体外筛选表明,该系列中的 12 种化合物对无鞭毛体形式表现出更好的抑制作用,与​​标准药物米替福辛 (IC 50 9.25 ± 0.17 μM)相比, IC 50值范围为 2.09 至 8.89 μM,细胞毒性较小。基于令人满意的选择性指数(SI),测试了两种化合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金仓鼠模型的体内杀利什曼功效。在体内筛选中,每日剂量为 50 mg/kg,持续 5 天,化合物33和46分别显示出 56.32% 和 49.29% 的显着抑制作用。药代动力学结果证实33和46具有令人满意的 IP 暴露和足够的参数。总的来说,化合物33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潜在先导化合物,可以用作未来优化的原型。
    DOI:
    10.1016/j.ejmech.2023.1158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2-(1H-indol-3-yl)-4-phenylquinolines as inhibitors of cholesterol esterase
    作者:Gisela C. Muscia、Stephanie Hautmann、Graciela Y. Buldain、Silvia E. Asís、Michael Gütschow
    DOI:10.1016/j.bmcl.2014.01.081
    日期:2014.3
    A series of 2-(substituted) phenyl and 2-indolyl quinoline derivatives (10a-l) was synthesized by an efficient microwave-assisted, trifluoroacetic acid-catalyzed, solvent-free method. Evaluation of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quinoline inhibitors of cholesterol esterase. 2-(1H-Indol- 3-yl)-6-nitro-4-phenylquinoline (10l; IC50 = 1.98 mu M) was characterized as a mixed-type inhibitor with a pronounced competitive binding mode.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quinoline-piperazine/pyrrolidine derivatives as possible antileishmanial agents
    作者:Sarita Katiyar、Karthik Ramalingam、Abhishek Kumar、Alisha Ansari、Amol Chhatrapati Bisen、Garvita Mishra、Sachin Nashik Sanap、Rabi Sankar Bhatta、Bidyut Purkait、Neena Goyal、Koneni V. Sashidhara
    DOI:10.1016/j.ejmech.2023.115863
    日期:2023.12
    In pursuance of our effort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novel antileishmanial entities, a series of thirty-five quinoline-piperazine/pyrrolidine, and other heterocyclic am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approach and examined against intracellular amastigotes of luciferase-expressing Leishmania donovani. The preliminary in vitro screening suggests that twelve compounds in the
    为了扩大新型抗利什曼原虫实体的范围,我们通过分子杂交方法合成了一系列 35 种喹啉-哌嗪/吡咯烷和其他杂环胺衍生物,并针对表达荧光素酶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细胞内无鞭毛体进行了检查。初步体外筛选表明,该系列中的 12 种化合物对无鞭毛体形式表现出更好的抑制作用,与​​标准药物米替福辛 (IC 50 9.25 ± 0.17 μM)相比, IC 50值范围为 2.09 至 8.89 μM,细胞毒性较小。基于令人满意的选择性指数(SI),测试了两种化合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金仓鼠模型的体内杀利什曼功效。在体内筛选中,每日剂量为 50 mg/kg,持续 5 天,化合物33和46分别显示出 56.32% 和 49.29% 的显着抑制作用。药代动力学结果证实33和46具有令人满意的 IP 暴露和足够的参数。总的来说,化合物33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潜在先导化合物,可以用作未来优化的原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