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peroxide anion | 35683-4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peroxide anion
英文别名
Oxidooxymethane
methyl peroxide anion化学式
CAS
35683-44-4
化学式
CH3O2
mdl
——
分子量
47.0336
InChiKey
MEUKEBNAABNAEX-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peroxy radical 在 Fe(CN)6 、 氧气二氧化氮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methyl peroxide anion
    参考文献:
    名称:
    亚铁和亚铁氰化物离子被过氧自由基氧化
    摘要:
    在水溶液中通过脉冲辐射分解产生烷基过氧自由基和芳基过氧自由基,并通过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与亚铁和亚铁氰化物离子的反应。Fe(CN)6 4-的氧化速率常数从<1×10 5到5×10 7 L mol -1 s -1变化,这取决于取代基对过氧自由基和电子的吸电子作用。大概反映了过氧自由基还原电位的变化,这是外球电子转移所期望的。Fe aq 2+的氧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受水配体的解离交换速率控制的内球机理发生的。所述速率常数分别为几乎相同的所有过氧自由基检查(ķ =(0.5-1.1)×10 6大号摩尔-1小号-1)和所涉及的瞬时中间体的形成,RO 2 -的Fe 3+,后来分解产生Fe aq 3+。H +和Fe 2+促进分解。所提出的机理是对先前提出的反应方案的修改。
    DOI:
    10.1021/jp95333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OCHARYAN, A. N.;ARSENTEV, S. D.;MANTASHYAN, A. A., NEFTEXIMIYA, 30,(1990) N, S. 228-233
    作者:KOCHARYAN, A. N.、ARSENTEV, S. D.、MANTASHYAN, A. A.
    DOI:——
    日期:——
  • COCKS A. T.; FERNANDO R. P.; FLETCHER I. S., ATMOS. ENVIRON., 20,(1986) N 12, 2359-2366
    作者:COCKS A. T.、 FERNANDO R. P.、 FLETCHER I. S.
    DOI:——
    日期:——
  • Oxidation of Ferrous and Ferrocyanide Ions by Peroxyl Radicals
    作者:G. I. Khaikin、Z. B. Alfassi、R. E. Huie、P. Neta
    DOI:10.1021/jp9533335
    日期:1996.1.1
    Alkylperoxyl and arylperoxyl radicals were produced by pulse radiolysis in aqueous solutions, and their reactions with ferrous and ferrocyanide ions were studied by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Oxidation of Fe(CN)64- took place with rate constants that varied from <1 × 105 to 5 × 107 L mol-1 s-1, depending on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effects of the substituents on the peroxyl radical and presumably reflecting
    在水溶液中通过脉冲辐射分解产生烷基过氧自由基和芳基过氧自由基,并通过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与亚铁和亚铁氰化物离子的反应。Fe(CN)6 4-的氧化速率常数从<1×10 5到5×10 7 L mol -1 s -1变化,这取决于取代基对过氧自由基和电子的吸电子作用。大概反映了过氧自由基还原电位的变化,这是外球电子转移所期望的。Fe aq 2+的氧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受水配体的解离交换速率控制的内球机理发生的。所述速率常数分别为几乎相同的所有过氧自由基检查(ķ =(0.5-1.1)×10 6大号摩尔-1小号-1)和所涉及的瞬时中间体的形成,RO 2 -的Fe 3+,后来分解产生Fe aq 3+。H +和Fe 2+促进分解。所提出的机理是对先前提出的反应方案的修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