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 | 13129-5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
英文别名
6-Methoxy-1-phenazinol 10-oxide;6-methoxy-10-oxidophenazin-10-ium-1-ol
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化学式
CAS
13129-57-2
化学式
C13H10N2O3
mdl
——
分子量
242.234
InChiKey
REXYCMKIWYTGE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SDS

SDS:237a033abc3abd18cd3a77a10d63290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腺苷蛋氨酸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 在 phenazine O‑methyltransferase from Lysobacter antibioticus OH13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1,6-Dimethoxy-phenazin-5-oxid
    参考文献:
    名称:
    溶杆菌属细菌OH13的吩嗪O-甲基转移酶LaPhzM的功能和结构分析以及一锅酶法合成抗生素Myxin
    摘要:
    Myxin是一种已使用了数十年的著名抗生素。它属于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吩嗪天然产物,通常由杂芳族三环系统上的修饰基团决定。粘菌素的三个环带有许多装饰,包括不寻常的芳香族N 5,N 10-二氧化物。我们以前表明,吩嗪1,6-二羧酸(PDC)是粘菌素的直接前体,并且两种氧化还原酶(LaPhzS和LaPhzNO1)催化PDC的脱羧羟基化和芳香族N-氧化,从而产生碘(1.6-dihydroxy- N 5,N 10-二氧化吩嗪)。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确定了LaPhzM从基因溶血杆菌抗生素OH13,并证明LaPhzM编码将iodinin转化为粘菌素的SAM依赖性O-甲基转移酶。结果进一步表明,LaPhzM负责从菌株OH13分离的所有吩嗪化合物中的单甲氧基和二甲氧基的形成。LaPhzM具有轻松的底物选择性,可通过非,一或二-N氧化物催化吩嗪的O-甲基化。此外,我们证明了通过体外一锅法生物合成粘菌素的方法三种
    DOI:
    10.1021/acschembio.8b00062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苯甲醚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间氯过氧苯甲酸 、 potassium hydroxide 、 xanthine oxidase黄嘌呤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
    参考文献:
    名称:
    DNA链切割由吩嗪二- Ñ下喜氧和厌氧条件氧化物天然产物Myxin
    摘要:
    杂环N-氧化物是一类有趣的抗肿瘤药物,可选择性杀死实体瘤中的缺氧细胞。这类化合物先导药物替拉帕明的低氧选择性活性源于其将细胞内单电子还原为对氧敏感的药物自由基中间体的能力。在分子氧的存在下,自由基中间体被反氧化为母体分子。在缺氧条件下,延长的药物自由基中间体寿命可以通过“脱氧”机制将其转化为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破坏DNA的中间体,该机制涉及从其N-氧化物基团之一中损失氧气。天然产物粘菌素是吩嗪二氮在有氧条件下对多种生物体均表现出强大的抗生素活性的氧化物。鉴于目前对杂环N-氧化物作为在低氧条件下有选择地起作用的物质的看法,令人惊讶的是从Sorangium中鉴定出了毒素。提取物基于其在有氧条件下的抗生素特性。因此,我们着手研究粘菌素生物学活性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毒素都可引起生物还原活化的自由基介导的DNA链断裂。我们的证据表明,链断裂是通过脱氧代谢发生的。我们表明,在有氧和
    DOI:
    10.1021/tx20042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and antileukemic evaluations of the phenazine 5,10-dioxide natural products iodinin, myxin and their derivatives
    作者:Elvar Örn Viktorsson、Bendik Melling Grøthe、Reidun Aesoy、Misbah Sabir、Simen Snellingen、Anthony Prandina、Ove Alexander Høgmoen Åstrand、Tore Bonge-Hansen、Stein Ove Døskeland、Lars Herfindal、Pål Rongved
    DOI:10.1016/j.bmc.2017.02.058
    日期:2017.4
    A new efficient total synthesis of the phenazine 5,10-dioxide natural products iodinin and myxin and new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m was achieved in few steps, a key-step being 1,6-dihydroxyphenazine di-N-oxidation. Analogues prepared from iodinin, including myxin and 2-ethoxy-2-oxoethoxy derivatives, had fully retained cytotoxic effect against human cancer cells (MOLM-13 leukemia) at atmospheric and
    吩嗪5,10-二氧化物天然产物碘和粘菌素以及由它们衍生的新化合物的新有效全合成方法只需几个步骤即可完成,其中关键步骤是1,6-二羟基吩嗪二-N-氧化。由碘丁宁制备的类似物,包括粘菌素和2-乙氧基-2-氧代乙氧基衍生物,在大气和低氧水平下完全保留了对人类癌细胞(MOLM-13白血病)的细胞毒作用。此外,碘首次首次显示出对缺氧的选择性。白血病细胞死亡诱导的构效关系表明,N-氧化物功能水平对细胞毒性至关重要。还揭示了活性仅需要两种酚官能团中的一种,从而使另一种酚官能团被修饰而没有效力的损失。
  • Heterocyclic Aromatic <i>N</i>-Oxida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henazine Antibiotics from <i>Lysobacter antibioticus</i>
    作者:Yangyang Zhao、Guoliang Qian、Yonghao Ye、Stephen Wright、Haotong Chen、Yuemao Shen、Fengquan Liu、Liangcheng Du
    DOI:10.1021/acs.orglett.6b01089
    日期:2016.5.20
    is unclear. Six phenazine antibiotics were isolated from Lysobacter antibioticus OH13. A 10 gene cluster was identified for phenazine biosynthesis. Mutation of LaPhzNO1 abolished all N-oxides, while non-oxides markedly increased. LaPhzNO1 is homologous to Baeyer–Villiger flavoproteins but was shown to catazlye phenazine N-oxidation. LaPhzNO1 and LaPhzS together converted phenazine 1,6-dicarboxylic
    杂环芳族N-氧化物通常具有有效的生物活性,但芳族N-氧化的机理尚不清楚。从抗生素溶杆菌OH13中分离出六种吩嗪抗生素。确定了10个基因簇用于吩嗪的生物合成。LaPhzNO1的突变消除了所有N-氧化物,而非氧化物明显增加。LaPhzNO1与Baeyer-Villiger黄素蛋白同源,但显示出Catazlye吩嗪N-氧化作用。LaPhzNO1和LaPhzS一起将吩嗪1,6-二羧酸转化为1,6-二羟基吩嗪N 5,N 10-二氧化物。LaPhzNO1也催化N-氧化8-羟基喹啉。
  • REDOX-ACTIVE COMPOUN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SYSTEMS
    申请人:Newman Dianne K.
    公开号:US20100124554A1
    公开(公告)日:2010-05-20
    Compounds able to affect production and/or activity of a redox active compound, which include candidate therapeutic compounds and candidate compounds for enhancing power output of a microbial fuel cell, and related compositions, methods and systems.
  • US3966734A
    申请人:——
    公开号:US3966734A
    公开(公告)日:1976-06-29
  • US4003891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03891A
    公开(公告)日:1977-01-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