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bromo-4-(per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 | 1207314-8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bromo-4-(per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
英文别名
N-(2-bromo-4-heptafluoroisoprop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N-(2-bromo-4-(hepta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N-[2-bromo-4-(1,1,1,2,3,3,3-hepta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
N-(2-bromo-4-(per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化学式
CAS
1207314-88-2
化学式
C17H6BrF11N2O3
mdl
——
分子量
575.133
InChiKey
UJUSWOYBKBUYM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2.5±42.0 °C(Predicted)
  • 密度:
    1.78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7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bromo-4-(per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3-nitrobenzamide盐酸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3-amino-N-(2-bromo-4-(perfluoropropan-2-yl)-6-(trifluoromethyl)phenyl)-2-fluor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PIPERONYLIC ACID DERIVATIVE 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摘要: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芳香酸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其结构如一般式I所示,公式中每个取代基的定义在说明中描述。一般式I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杀螨和杀菌活性,可用于控制各种有害昆虫、螨或真菌。
    公开号:
    US20200181107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式中各基团定义如说明书中所示。本发明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杀虫活性,并且对作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
    公开号:
    CN11662172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66166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本发明提供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能够在低剂量下具有高的杀虫活性和良好的速效性;并且由于低剂量下效果好,药物用量减少,更加利于环保,应用前景广泛。
  • [EN] AMIDE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br/>[FR] COMPOSÉS AMIDES ET LEU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ET LEUR UTILISATION
    申请人: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公开号:WO2021073373A1
    公开(公告)日:2021-04-22
    Provided are amide compound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he use thereof. The amide compounds have a 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The amide compound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high insecticidal activity at a low dosage and have a good fast-acting property. The dosage of the pesticide will be reduced during application due to the goo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amide compounds at low dosage,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提供了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酰胺化合物具有由化学式(I)表示的结构。本发明的酰胺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具有高杀虫活性,并具有良好的快速作用特性。由于酰胺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因此在施用过程中农药的用量将会减少,这有利于环境保护,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制备邻三氟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中 间体
    申请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2063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制备邻三氟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中间体。反应式如下,式中各取代基见说明书,具体为化合物VII与化合物VIII在适宜的反应溶剂中、在适宜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化合物IX,化合物IX再与适宜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化合物X。本发明为该类杀虫化合物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
  • 신규한 아마이드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진드기 방제용 조성물
    申请人: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한국화학연구원(319980077651)
    公开号:KR20210058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4
    본 발명은 신규한 아마이드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진드기 방제용 조성물에 관한 것으로, 상기 아마이드 유도체에 복소환 치환기를 도입함으로써 단일환이 치환된 아마이드 유도체에 비해 진드기 방제 효과가 우수하게 향상된 진드기 방제용 조성물을 제공할 수 있다.
    这项发明涉及新型酰胺衍生物及其包含的用于防治蜱虫的组合物。通过在上述酰胺衍生物中引入复杂的取代基,可以提供比单一取代的酰胺衍生物更优越的防治蜱虫效果的防治蜱虫组合物。
  • 一种间二酰胺类化合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4394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二酰胺类化合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式中各基团定义如说明书中所示。本发明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比已知化合物更佳的杀虫活性,并且在低用药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极佳的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