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β-(p-Toluoyl)-γ-butyrolactone | 16304-7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β-(p-Toluoyl)-γ-butyrolactone
英文别名
4-p-tolyl-2(3H)-dihydrofuranone;4-(4-methyl-benzoyl)-dihydro-furan-2-one;3-p-Toluoyl-4-hydroxy-buttersaeure-lacton;2(3H)-Furanone, dihydro-4-(4-methylbenzoyl)-;4-(4-methylbenzoyl)oxolan-2-one
β-(p-Toluoyl)-γ-butyrolactone化学式
CAS
16304-70-4
化学式
C12H12O3
mdl
——
分子量
204.225
InChiKey
QOYFWHVGLNPLE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8-89 °C
  • 沸点:
    180-185 °C(Press: 0.3 Torr)
  • 密度:
    1.20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SDS

SDS:1c1bc4cf8fb1c68d26ae50669a3fda0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β-(p-Toluoyl)-γ-butyrolacto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4-(α-Hydroxy-4'-methylbenzyl)-1-(4'-methoxyphen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khtar, M. Shamim; Seth, M.; Bhaduri, A. P.,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6, vol. 25, p. 395 - 39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5H)-呋喃酮对甲基苯甲酸dipotassium hydrogenphosphate[Ir(dF(CF3)ppy)2(dtbbpy)](PF6)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3%的产率得到β-(p-Toluoyl)-γ-butyro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从芳香酸直接制备芳香酮的方法
    摘要:
    一种制备芳基酮的方法,它是以芳香羧酸(ArCOOH)和烯烃为原料,三苯基膦作为脱氧剂,在蓝光灯照射下,在二氯甲烷和水的溶液中,氩气气氛下,在少量磷酸氢二钾存在下,以[Ir(dF(CF3)ppy)2(dtbbpy)]PF6为光催化剂,得到芳香酮化合物。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应性广泛。
    公开号:
    CN10891204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droxymethylation of 3-Aroylpropanoic Acids; An Improved Synthesis of 4-Aroyl-2(3<i>H</i>)-dihydrofuranones and an Easy Approach to 3-Aroyl-3-butenoic Acids
    作者:Giorgio Cignarella、Giuseppe Grella、Maria Michela Curzu
    DOI:10.1055/s-1980-29223
    日期:——
  • Roy,J.,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67, vol. 44, # 2, p. 91 - 97
    作者:Roy,J.
    DOI:——
    日期:——
  • Shams, Nabil A.,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5, vol. 327, # 4, p. 536 - 542
    作者:Shams, Nabil A.
    DOI:——
    日期:——
  • CIGNARELLA G.; GRELLA G.; CURZU M. M., SYNTHESIS, 1980, NO 10, 825-828
    作者:CIGNARELLA G.、 GRELLA G.、 CURZU M. M.
    DOI:——
    日期:——
  • ZOLLER, G.;BEYERLE, R.;JUST, M.;MARTORANA, P.;BOHN, H.;NITZ, R. E.
    作者:ZOLLER, G.、BEYERLE, R.、JUST, M.、MARTORANA, P.、BOHN, H.、NITZ, R.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