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dihydroxy-3,5-bis(3-methylbut-2-en-1-yl)benzaldehyde | 21422-0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dihydroxy-3,5-bis(3-methylbut-2-en-1-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2,4-Dihydroxy-3,5-bis(3-methylbut-2-enyl)benzaldehyde;2,4-dihydroxy-3,5-bis(3-methylbut-2-enyl)benzaldehyde
2,4-dihydroxy-3,5-bis(3-methylbut-2-en-1-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21422-01-5
化学式
C17H22O3
mdl
——
分子量
274.36
InChiKey
GUJQMYSOFABEP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0-121 °C(Solv: ligroine (8032-32-4))
  • 沸点:
    440.5±45.0 °C(Predicted)
  • 密度:
    1.09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3-丁烯-2-醇2,4-二羟基苯甲醛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26%的产率得到2,4-dihydroxy-5-(3-methylbut-2-en-1-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벤조퓨란 화합물인 그람니페놀 F, 그람니페놀 G, 시세르푸란, 모루니그롤 C 및 그 유도체의 합성방법
    摘要:
    使用2,4-二羟基苯甲醛、5-溴苯酚和塞萨莫尔合成了天然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格拉米苯酚F和G,莫鲁尼格醇C及其3',5'-二-O-甲基同系物以及西色呋喃。该合成过程中采用了位置选择性芳基化、拉米雷兹gem-双溴代烯化、宫浦硼化和铃木偶联反应。此外,通过对这些化合物在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的抗炎作用进行氮氧化物生成抑制实验进行了研究。所有化合物显示出轻度或中度(16~42%)的抑制活性,对细胞无毒性,IC50值在9.1到25.2μM之间。
    公开号:
    KR2017002352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벤조퓨란 화합물인 그람니페놀 F, 그람니페놀 G, 시세르푸란, 모루니그롤 C 및 그 유도체의 합성방법
    申请人: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llym University 한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220070195175) BRN ▼221-82-10284
    公开号:KR2017002352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6
    2,4-다이하이드록시벤즈알데하이드, 5-브로모레소르시놀 및 세사몰을 이용하여 천연 벤조퓨란인 그람니페놀 F와 G, 모루니그롤 C와 그 3',5'-다이-O-메틸 유사체 및 시세르푸란을 합성하였다. 본 합성에서는 위치선택적 프레닐화, 라미레즈 gem-다이므로모올레핀화(Ramirez gem-dibromoolefination), 미야우라 붕소화(Miyaura borylation), 스즈키 커플링 반응을 이용하였다. 또한, 이들 화합물의 항염증 효과를 지다당-유도 RAW-264.7 대식세포에서 산화질소 생성 저해실험으로 살펴보았다. 모든 화합물들이 약하거나 보통인 (16~42%) 저해활성을 나타내었고, 세포독성은 없었으며, IC 값은 9.1 to 25.2μM였다.
    使用2,4-二羟基苯甲醛、5-溴苯酚和塞萨莫尔合成了天然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格拉米苯酚F和G,莫鲁尼格醇C及其3',5'-二-O-甲基同系物以及西色呋喃。该合成过程中采用了位置选择性芳基化、拉米雷兹gem-双溴代烯化、宫浦硼化和铃木偶联反应。此外,通过对这些化合物在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的抗炎作用进行氮氧化物生成抑制实验进行了研究。所有化合物显示出轻度或中度(16~42%)的抑制活性,对细胞无毒性,IC50值在9.1到25.2μM之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