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yl-4-[[2-[(2-methyl-6-oxopyran-4-yl)oxymethyl]phenyl]methoxy]pyran-2-one | 1000619-4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yl-4-[[2-[(2-methyl-6-oxopyran-4-yl)oxymethyl]phenyl]methoxy]pyran-2-one
英文别名
6-methyl-4-[[2-[(2-methyl-6-oxopyran-4-yl)oxymethyl]phenyl]methoxy]pyran-2-one
6-Methyl-4-[[2-[(2-methyl-6-oxopyran-4-yl)oxymethyl]phenyl]methoxy]pyran-2-one化学式
CAS
1000619-40-8
化学式
C20H18O6
mdl
——
分子量
354.359
InChiKey
RLISNXIFSDSH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0-193 °C(Solvent: Methanol)
  • 沸点:
    636.4±55.0 °C(Predicted)
  • 密度:
    1.30±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7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6,6'-二甲基-4,4'-[双(亚甲基氧基)亚苯基]-二-2-吡喃酮与二苯甲酮的固态光环加成
    摘要:
    通过固态(固溶)混合,使6,6'-二甲基-4,4'-[双(亚甲基氧基)亚苯基]-二-2-吡喃酮(4a – c)与二苯甲酮(2a)发生光环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氧杂环丁烷衍生物(5a – c; 1:2加合物)通过二苯甲酮的三重激发态在C5–C6和C5'–C6'双键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在4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相比于溶液,氧杂环丁烷在固态下的形成更有效。通过MO方法推断反应机理是由4a – c的C6位置与2a的羰基氧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引发的在他们的基础状态。固相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三重态2a的羰基氧处的电子密度来增强。[2 + 2]环加成反应的过渡态(TS)分析也表明某些三重态配合物和高区域选择性。红外分析和猝灭实验也分别解释了2a和4a – c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和三重态反应机理。
    DOI:
    10.1016/j.tet.2007.09.083
  • 作为产物:
    描述:
    4-羟基-6-甲基-2-吡喃酮邻二氯苄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3.0h, 以22%的产率得到6-Methyl-4-[[2-[(2-methyl-6-oxopyran-4-yl)oxymethyl]phenyl]methoxy]pyr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6,6'-二甲基-4,4'-[双(亚甲基氧基)亚苯基]-二-2-吡喃酮与二苯甲酮的固态光环加成
    摘要:
    通过固态(固溶)混合,使6,6'-二甲基-4,4'-[双(亚甲基氧基)亚苯基]-二-2-吡喃酮(4a – c)与二苯甲酮(2a)发生光环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氧杂环丁烷衍生物(5a – c; 1:2加合物)通过二苯甲酮的三重激发态在C5–C6和C5'–C6'双键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在4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相比于溶液,氧杂环丁烷在固态下的形成更有效。通过MO方法推断反应机理是由4a – c的C6位置与2a的羰基氧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引发的在他们的基础状态。固相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三重态2a的羰基氧处的电子密度来增强。[2 + 2]环加成反应的过渡态(TS)分析也表明某些三重态配合物和高区域选择性。红外分析和猝灭实验也分别解释了2a和4a – c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和三重态反应机理。
    DOI:
    10.1016/j.tet.2007.09.0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lid-state photocycloaddition of 6,6′-dimethyl-4,4′-[bis(methylenoxy)phenylene]-di-2-pyrones with benzophenone
    作者:Weidong Wang、Tetsuro Shimo、Hiroaki Hashimoto、Kenichi Somekawa
    DOI:10.1016/j.tet.2007.09.083
    日期:2007.12
    Photo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6,6′-dimethyl-4,4′-[bis(methylenoxy)phenylene]-di-2-pyrones (4a–c) with benzophenone (2a) by mixing in the solid state (solid solution)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oxetane derivatives (5a–c; 1:2 adducts) with high site- and regioselectivity across the C5–C6 and C5′–C6′ double bonds in 4 via the triplet excited state of benzophenone. The oxetane formation proceeded more
    通过固态(固溶)混合,使6,6'-二甲基-4,4'-[双(亚甲基氧基)亚苯基]-二-2-吡喃酮(4a – c)与二苯甲酮(2a)发生光环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氧杂环丁烷衍生物(5a – c; 1:2加合物)通过二苯甲酮的三重激发态在C5–C6和C5'–C6'双键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在4中具有较高的位点和区域选择性。相比于溶液,氧杂环丁烷在固态下的形成更有效。通过MO方法推断反应机理是由4a – c的C6位置与2a的羰基氧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引发的在他们的基础状态。固相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三重态2a的羰基氧处的电子密度来增强。[2 + 2]环加成反应的过渡态(TS)分析也表明某些三重态配合物和高区域选择性。红外分析和猝灭实验也分别解释了2a和4a – c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和三重态反应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