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ropanone,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 hydro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ropanone,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propan-1-one;hydrochloride
1-Propanone,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21NO*ClH
mdl
——
分子量
255.788
InChiKey
HSDTYCZCZBOCT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Propanone,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 hydrochloride普鲁卡因 为溶剂, 以65%的产率得到2-diethylaminoethyl 4-[3(4-methylphenyl)-3-oxopropylamino]benzoat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苯甲酸衍生的β-氨基酮的合成
    摘要:
    用3-二乙基氨基-1-芳基丙烷-1-酮盐酸盐将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烷基化,得到相应的β-氨基苯乙酮,其中一些已被测试抗氧化活性。
    DOI:
    10.1134/s1070363217020311
  • 作为产物:
    描述:
    聚合甲醛二乙胺盐酸盐对甲基苯乙酮盐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2.0h, 以53%的产率得到1-Propanone, 3-(diethylamino)-1-(4-methylphenyl)-,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4-(β-芳基乙烯基)-3-(β-芳基乙烯基酮基)-1-乙基-4-哌啶子醇及相关化合物:一类新型的细胞毒性和抗癌药。
    摘要:
    完成了一系列1-芳基-5-二乙基氨基-1-戊-3-酮盐酸盐1和1-芳基-3-二乙基氨基-1-丙烷盐酸盐4的合成。尝试制备相应的双(5-芳基-3-氧代-4-戊烯基)乙胺盐酸盐2和双(3-芳基-3-氧代丙基)乙胺盐酸盐5导致形成一系列4-(β-芳基乙烯基) )-3-(β-芳基乙烯基酮)-1-乙基-4-哌啶醇盐酸盐9和4-芳基-3-芳基酮-1-乙基-4-哌啶醇盐酸盐11盐10和12。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 H NMR光谱确定,并通过代表性分子的X射线晶体学证实。大多数化合物对鼠P388和L1210细胞以及人类肿瘤均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通常,含有烯键的曼尼希碱比没有该官能团的类似物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而哌啶9和11分别比无环类似物1和4更有效。注意到芳基环中各种物理化学常数与细胞毒性之间的相关性。化合物9d显示出抗结肠癌的有希望的体内活性。这项研究表明,哌啶9和11构成了新型的细胞毒剂。化合物9
    DOI:
    10.1021/jm98014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MAO Activity of Alkylation Products of 2-Aminobenzamide, 2-Amino-1-(4-nitrophenyl)propane-1,3-diol, and Some Amino Acids with Mono- and Bis-β-aminoketones
    作者:N. Z. Akopyan、A. G. Agababyan、Z. A. Ovasyan、A. U. Isakhanyan、A. S. Grigoryan、K. G. Navoyan、G. V. Gasparyan、H. A. Panosyan
    DOI:10.1134/s1070363222060019
    日期:202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