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hydroxyphenyl)-1H-1,2,3-triazole | 1461705-9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hydroxyphenyl)-1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3-(1H-1,2,3-triazol-1-yl)phenol;3-(triazol-1-yl)phenol
1-(3-hydroxyphenyl)-1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1461705-95-2
化学式
C8H7N3O
mdl
MFCD26407653
分子量
161.163
InChiKey
AVOLDLWDCJIAD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0.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基于三氮唑结构单元的四齿环金属铂 (II)和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有五元杂芳环的四齿环金属铂(II)和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一种如式1或式2所示的四齿环金属铂(II)或钯(II)磷光发光材料:其中,M1或M2各自独立为铂或钯,R1、R2、R3、R4、R5、R6、R7或R8各自独立为氢、氘、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卤素、胺基、C6‑C20的芳基或C6‑C20的杂芳基,或杂芳环相邻的两个碳连接并环取代基,n1‑n8代表取代基的个数,n1或n5各自独立为1~2,n2、n3、n4、n6、n7或n8各自独立为1~3。本发明所述的磷光发光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分子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可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之中。
    公开号:
    CN107163083B
  • 作为产物:
    描述:
    1-(3-methoxyphenyl)-1H-1,2,3-triazole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72.0h, 以81%的产率得到1-(3-hydroxyphen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如式(I)所示的含有五元杂芳环的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其中,五元杂芳香基团Ar为所述的Ar选自下列之一:2H‑1,2,3‑三唑其中,X1=N,X2=N,X3=CH);1H‑1,2,3‑三唑其中,X1=CH,X2=N,X3=N;噁唑其中,X1=O,X2=C,X3=CH;噻唑其中,X1=S,X2=C,X3=CH或N‑甲基咪唑其中,X1=N‑Me,X2=C,X3=CH)。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五元杂芳环的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分子刚性强,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分子振动所消耗的能量,磷光量子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可作为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的应用。
    公开号:
    CN10741773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类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发光材料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741773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如式(I)所示的含有五元杂芳环的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其中,五元杂芳香基团Ar为所述的Ar选自下列之一:2H‑1,2,3‑三唑其中,X1=N,X2=N,X3=CH);1H‑1,2,3‑三唑其中,X1=CH,X2=N,X3=N;噁唑其中,X1=O,X2=C,X3=CH;噻唑其中,X1=S,X2=C,X3=CH或N‑甲基咪唑其中,X1=N‑Me,X2=C,X3=CH)。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五元杂芳环的四齿环金属钯(II)配合物磷光材料分子刚性强,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分子振动所消耗的能量,磷光量子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可作为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的应用。
  • Tetradentate Platinum(II)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sphorescent Emitters and Sky Blue OLEDs
    作者:Guijie Li、Xiangdong Zhao、Tyler Fleetham、Qidong Chen、Feng Zhan、Jianbing Zheng、Yun-Fang Yang、Weiwei Lou、Yuning Yang、Kun Fang、Zongzhou Shao、Qisheng Zhang、Yuanbin She
    DOI:10.1021/acs.chemmater.9b04263
    日期:2020.1.14
    crystallographic analyse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generation of excimer emissions is observed in the tetradentate 5/6/6 Pt(II) emitter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ound to b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both in the solution and solid states. All of the Pt(II) emitters have high photoluminescent quantum efficiency of up to 100% and luminescent lifetime as short as 1.4 μs at room temperature, achieving
    已经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稠合5/6/6金属环的四齿Pt(II)发射极。分子几何形状在确定光物理性质中起关键作用。它们的发射光谱受到分子核心骨架的几何形状,取代基,甚至氢原子及其位置的显着影响,X射线晶体学分析和理论计算进一步支持了它们。第一次在四齿5/6/6 Pt(II)发射器中观察到准分子发射的产生,并且发现在溶液态和固态下均受浓度的影响。所有Pt(II)发射器在室温下均具有高达100%的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且发光寿命短至1.4μs,实现了7.14×10的辐射率5 s –1。通过对配体的杂芳环进行选择性合成修饰,可以轻松调整它们的发射颜色以覆盖整个可见区域(λmax = 464–632 nm)。基于Pt(1- ptz)的天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最大外部量子效率(EQE)为14.5%,但在1000 cd / m 2的高亮度下仍保持12.7%的EQE 。这项工作表明,这些四齿Pt
  • Tuning the Excited State of Tetradentate Pd(II)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Deep-Blue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作者:Guijie Li、Jianbing Zheng、Xiangdong Zhao、Tyler Fleetham、Yun-Fang Yang、Qunmin Wang、Feng Zhan、Wenyue Zhang、Kun Fang、Qisheng Zhang、Yuanbin She
    DOI:10.1021/acs.inorgchem.0c01907
    日期:2020.9.21
    solid-state light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stable and efficient deep-blue emitters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Herein, a series of stable and efficient tetradentate Pd(II)-complex-based deep-blue emitters with rigid 5/6/6 metallocycles and no F atom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se deep-blue emitters employ various isoelectronic five-membered heteroaryl-ring-containing ligands to
    在用于全色显示和固态照明应用的高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急需深蓝色发光材料。但是,开发稳定高效的深蓝色发射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稳定高效的具有刚性5/6/6金属环且无F原子的四齿Pd(II)-配合物基深蓝色发射体。这些深蓝色发射体使用各种等电子五元含杂芳基环的配体,在2-甲基四氢呋喃中的439-443 nm处出现极窄的发射光谱,半峰宽(fwhm)仅为22-38 nm。在室温下。特别地,分子内氢键的设计使基于1-苯基-1,2,3-三唑的Pd(II)配合物能够实现CIEy <0.1(0.069–0.078; CIE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理论计算和自然跃迁轨道分析表明,这些深蓝色物质仅从以配体(咔唑)为中心的( 3 LC)态发光。此外,三重态的激发态性质可以通过用等电子恶唑环和噻唑环或吡啶环进行配体修饰而得到有效调节,从而产生天蓝色至黄色的材料,这些材料发出的光来自金属与配体电荷的混合物-转移(
  • 6-(2-Hydroxy-4-(1,2,3-triazolyl-(2))-phenyl)-2,4-dioxo-1,3,5-trimethyl-hexahydro-s-triazine sowi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als Zwischenprodukte für die Herstellung optischer Aufheller
    申请人:BAYER AG
    公开号:EP0011719A1
    公开(公告)日:1980-06-11
    Triazolylphenyl-triazine der Formel worin R1 und R2Alkyl oder Aryl und X1, X2 u.X3 Alkyl, Aralkyl oder Cycloalkyl bedeuten, die durch Umsetzung entsprechender 3-Hydroxyphenyl-triazole mit entsprechenden 2,4-Dihydroxy-triazinium-Verbindungen erhältlich sind, eignen sich vorzüglich zur Herstellung von 4-(1,2,3-Triazoyl-2-)-salicyladehyden, die ihrerseits Ausgangsmaterialien zur Herstellung von optischen Aufhellern vom Typ derTriazolylcumarine darstellen.
    式中 R1 和 R2 表示烷基或芳基,X1、X2 和 X3 表示烷基、芳基或环烷基的三唑基苯基三嗪,可通过相应的 3-羟基苯基三唑与相应的 2,4-二羟基三嗪化合物反应获得,特别适用于制备 4-(1,2,3-三唑酰-2-)-水杨醛,而水杨醛又是制备三唑香豆素类光学增白剂的起始原料。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Triazolyl-(2)-phenolen
    申请人:BAYER AG
    公开号:EP0040357A1
    公开(公告)日:1981-11-25
    3-(v-Triazolyl-2')-phenole erhält man im technischen Maßstab in einfacher Weise und hohen Ausbeuten, wenn man die entsprechenden Triazolylbenzolsulfonsäuren oder a-Oximinophehylhydrazonsulfonsäuren bei 200 -300°C einer Alkalihydroxidschmelze unterwirft. Die Verfahrensprodukte sind wichtigeZwischenprodukte zur Herstellung von wertvollen optischen Aufhellern der Cumarinreihe.
    将相应的三唑基苯磺酸或 a-氧亚氨基腙磺酸在 200 -300°C 下进行碱氢氧化物熔融,可在技术规模上以简单的方式高产率地获得 3-(v-三唑基-2')-苯酚。 该工艺产品是生产香豆素系列贵重光学增白剂的重要中间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