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phyllin A | 34323-0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phyllin A
英文别名
(1S)-1-[(2S,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cyclopent-2-ene-1-carbonitrile
tetraphyllin A化学式
CAS
34323-06-3
化学式
C12H17NO6
mdl
——
分子量
271.27
InChiKey
HBCFZAXOSTUEHA-XZPZHEH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123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环戊烯-1-甲腈 在 culture nutrient solution 、 Passiflora morifolia Mast. shoots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deidaclintetraphyllin A
    参考文献:
    名称:
    西番莲和狭叶金雀花完整组织中非天然腈类生物合成氰醇糖苷
    摘要:
    西番莲在自然条件下含有氰醇葡萄糖苷亚麻苦苷、lotaustralin和epilotaustralin,将环戊烷甲腈、2-环戊烯甲腈和3-甲基丁腈转化为相应的氰醇葡萄糖苷。Turnera angustifolia 通常产生环戊烯酮氰醇的糖苷,将环戊烷甲腈、2-甲基丙腈和 2-甲基丁腈(而不是 3-甲基丁腈)转化为相应的氰醇糖苷。当这些糖苷含有手性氰醇碳原子时,就会产生差向异构体的混合物。用环戊烷甲腈喂食导致形成 1-(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 环戊烷甲腈,这是 deidaclin 和四叶素 A 的饱和类似物。两种植物都不使用环丙烷甲腈作为底物。实验证明存在于这些植物中的腈羟化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从 P. morifolia 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糖苷 2-[6-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 丙烷 (isopropyl primeveroside)。该化合物代表了天然
    DOI:
    10.1016/0031-9422(96)0006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