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Undeca-5,10-diyn-1-ol | 203056-7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Undeca-5,10-diyn-1-ol
英文别名
——
Undeca-5,10-diyn-1-ol化学式
CAS
203056-75-1
化学式
C11H16O
mdl
——
分子量
164.247
InChiKey
FVBVKMSAQKHKQ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Undeca-5,10-diyn-1-ol草酰氯二甲基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生成 Undeca-5,10-diynal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多环化反应的合成研究和机理观察
    摘要:
    在Ni(COD)2 /有机锌介导的环化反应中研究了一系列多不饱和烯酮。一类底物经历了有效的[2 + 2 + 2]环加成反应,以从线性前体生成三环系统。提供了有关可能机制的讨论。
    DOI:
    10.1016/s0040-4020(97)10213-7
  • 作为产物:
    描述:
    (hex-5-yn-1-yloxy)triisopropylsilane 在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三甲基氯硅烷四丁基氟化铵silver nitrate1,2-二溴乙烷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Undeca-5,10-diy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多环化反应的合成研究和机理观察
    摘要:
    在Ni(COD)2 /有机锌介导的环化反应中研究了一系列多不饱和烯酮。一类底物经历了有效的[2 + 2 + 2]环加成反应,以从线性前体生成三环系统。提供了有关可能机制的讨论。
    DOI:
    10.1016/s0040-4020(97)1021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catalytic Semihydrogen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Using Ligand-Based Transfer of Protons and Electrons
    作者:Maia E. Czaikowski、Sophie W. Anferov、Alex P. Tascher、John S. Anderson
    DOI:10.1021/jacs.3c09885
    日期:2024.1.10
    Alkyne semihydrogenation is a broadly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in chemical synthesis. Here, we introduce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the selective semihydrogen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using a dihydrazonopyrrole Ni complex capable of storing an H2 equivalent (2H+ + 2e–) on the ligand backbone. This method is chemoselective for the semihydrogen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over internal alkynes or alkenes
    炔烃半氢化是化学合成中广泛重要的转化。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种使用能够在配体主链上存储 H 2当量 (2H + + 2e – ) 的二氢吡咯 Ni 配合物对末端炔烃进行选择性半氢化的电化学方法。该方法对于末端炔烃的半氢化比内部炔烃或烯烃具有化学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这种转变是协调的和 Z 选择性的。计算结果支持基于配体的氢原子转移途径,而不是过渡金属加氢催化剂通常采用的氢化物机制。所提出的中间体的合成表明,催化机制是通过还原形式 Ni(I) 物质进行的。在没有过度还原或低聚的情况下,末端烯烃产物的高产率是所有均相催化剂中报道最好的。此外,该系统实现的金属-配体协同氢转移将H原子当量的有效流动引导至炔烃还原而不是析氢,为将类似策略应用于广泛的电还原转化提供了蓝图。
  • Synthetic studies and mechanistic observations in nickel-catalyzed polycyclizations
    作者:John Montgomery、Jeongbeob Seo
    DOI:10.1016/s0040-4020(97)10213-7
    日期:1998.2
    A series of polyunsaturated enones were investigated in Ni(COD)2 / organozinc - mediated cyclizations. One substrate class underwent an efficient [2+2+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to generate a tricyclic ring system from a linear precursor. A discussion of probable mechanisms is provided.
    在Ni(COD)2 /有机锌介导的环化反应中研究了一系列多不饱和烯酮。一类底物经历了有效的[2 + 2 + 2]环加成反应,以从线性前体生成三环系统。提供了有关可能机制的讨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