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实验显示,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为3237 mg/kg,雌性为3852 mg/kg。腹腔注射时,雄性大鼠的LD₅₀值为21.3 mg/kg,雌性则为29.1 mg/kg。在90天喂养试验中,无作用剂量为2 g/kg饲料。动物实验表明,该物质无致畸、致癌或致突变作用。
化学性质方面,此物质呈现无色结晶体,略带酸味。熔点范围在70~72℃之间。其溶解度如下:于25℃时,在氯仿中可溶1250 g/kg,在氯苯中可溶450 g/kg,在二甲苯中可溶350 g/L,在异丙醇中可溶10 g/L,而在水中仅可溶30 mg/L。
该物质是一种具有触杀作用的硝基芳烃类杀菌剂,主要用于苹果和葡萄白粉病的叶面喷雾及禾谷类作物(如玉米、水稻)的种子处理。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病菌RNA合成来发挥作用。
生产方法上,可通过将158 g 2-硝基-1-苯基-1,3-丙二醇钠盐溶于冰醋酸中,再滴加304 mL乙酰氯,并在40℃下搅拌反应14小时制备。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syn-2-nitro-1-phenyl-1,3-propanediol | 5285-85-8 | C9H11NO4 | 197.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