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6-((2-diphenylphosphino)phenylcarbonyloxy)benzo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 | 1233857-9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6-((2-diphenylphosphino)phenylcarbonyloxy)benzo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S)-2-(6-((2-(diphenylphosphaneyl)benzoyl)oxy)benzo[d]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4S)-2-[6-(2-diphenylphosphanylbenzoyl)oxy-1,3-benzothiazol-2-yl]-4,5-dihydro-1,3-thiazole-4-carboxylic acid
(S)-2-(6-((2-diphenylphosphino)phenylcarbonyloxy)benzo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233857-98-1
化学式
C30H21N2O4PS2
mdl
——
分子量
568.613
InChiKey
QJXHRERNVCZYJL-XMMPIXP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6-((2-diphenylphosphino)phenylcarbonyloxy)benzo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苄基叠氮重水 作用下, 以 氘代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9.0h, 生成 N-benzyl-2-(diphenylphosphan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活细胞上聚糖的实时生物发光成像
    摘要:
    细胞表面聚糖是分子成像的有吸引力的目标,因为它们反映了与发育和疾病进展相关的细胞过程。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种新型膦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应用,该探针用于使用生物发光对细胞表面聚糖进行实时成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利用了生物正交化学报告技术。该策略使用两步标记程序,其中包含功能手柄的非天然糖类似物 (1) 通过细胞自身的生物合成机制并入含糖蛋白质,然后 (2) 用外源添加的探针检测。我们设计了膦-荧光素试剂 1 来激活生物发光,以响应 Staudinger 与叠氮化物标记聚糖的连接。我们选择使用膦探针,因为尽管它们的反应动力学缓慢,但它们仍然是标记小鼠叠氮糖的最佳试剂。鉴于生物发光成像 (BLI) 提供的灵敏度和可忽略的背景,我们推断 1 可能能够克服荧光膦探针遇到的一些限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合成了第一个用于实时 BLI 的膦-荧光素探针,并证明了叠氮化物标记的细胞表面聚糖可以用 1
    DOI:
    10.1021/ja101766r
  • 作为产物:
    描述:
    2-cyanobenzothiazol-6-yl 2-(diphenylphosphino)benzoateD-半胱氨酸盐酸盐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08h, 以32%的产率得到(S)-2-(6-((2-diphenylphosphino)phenylcarbonyloxy)benzothiazol-2-yl)-4,5-dihydrothiazol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活细胞上聚糖的实时生物发光成像
    摘要:
    细胞表面聚糖是分子成像的有吸引力的目标,因为它们反映了与发育和疾病进展相关的细胞过程。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种新型膦探针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应用,该探针用于使用生物发光对细胞表面聚糖进行实时成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利用了生物正交化学报告技术。该策略使用两步标记程序,其中包含功能手柄的非天然糖类似物 (1) 通过细胞自身的生物合成机制并入含糖蛋白质,然后 (2) 用外源添加的探针检测。我们设计了膦-荧光素试剂 1 来激活生物发光,以响应 Staudinger 与叠氮化物标记聚糖的连接。我们选择使用膦探针,因为尽管它们的反应动力学缓慢,但它们仍然是标记小鼠叠氮糖的最佳试剂。鉴于生物发光成像 (BLI) 提供的灵敏度和可忽略的背景,我们推断 1 可能能够克服荧光膦探针遇到的一些限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合成了第一个用于实时 BLI 的膦-荧光素探针,并证明了叠氮化物标记的细胞表面聚糖可以用 1
    DOI:
    10.1021/ja101766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gineering of a biolumin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nitroxyl in live cells and mice
    作者:Jun-Bin Li、Qianqian Wang、Hong-Wen Liu、Xia Yin、Xiao-Xiao Hu、Lin Yuan、Xiao-Bing Zhang
    DOI:10.1039/c9cc00211a
    日期:——
    A bioluminescent probe, BP-HNO, which exhibits a turn-on response to nitroxyl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work. BP-HNO is free from the interference of biological autofluorescence to afford a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for bioimaging, an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imaging nitroxyl in live cells and mice.
    在这项工作中首次报道了一种生物发光探针BP-HNO,该探针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对硝酰基表现出开启反应。BP-HNO不受生物自发荧光的干扰,可为生物成像提供高信噪比,并已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和小鼠中的硝基成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