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TDP-beta-L-daunosamine(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TDP-beta-L-daunosamine(1-)
英文别名
[(2R,4S,5S,6S)-4-azaniumyl-5-hydroxy-6-methyloxan-2-yl] [[(2R,3S,5R)-3-hydroxy-5-(5-methyl-2,4-dioxopyrimidin-1-yl)oxolan-2-yl]methoxy-oxidophosphoryl] phosphate
dTDP-beta-L-daunosamine(1-)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26N3O13P2-
mdl
——
分子量
530.34
InChiKey
CEQVCLWWGAYCPR-QUTCXQLS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24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TDP-beta-L-daunosamine(1-)紫红霉酮 生成 TMP 、 氢(+1)阳离子 、 rhodomycinone D
    参考文献:
    名称:
    聚酮化合物抗生素糖基化的两质粒系统:ε-横生球菌素向罗丹霉素D的生物转化。
    摘要:
    背景技术许多微生物产品的生物活性需要存在附接到阿昔洛酮的一种或多种脱氧糖分子。这在聚酮化合物中尤其普遍,并且是抗肿瘤蒽环类抗生素是狂热的DNA结合药物的重要原因。在体内制备不同的脱氧氨基糖并将其连接至相同或不同糖苷配基的能力将促进新蒽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对抗肿瘤药物的追求。使用现在可用的用于脱氧糖生物合成的众多细菌基因,这是可行的。结果胸苷二磷酸(TDP)-L-柔红胺(dnm)的生产,蒽环类抗肿瘤药柔红霉素(DNR)和阿霉素(DXR)中存在的氨基脱氧糖,并通过带有两个质粒的淡紫色链霉菌菌株的生物转化已经实现了其与ε-溶菌素的结合并产生罗丹霉素D。其中一个包含链霉菌dnmJVUZTQS基因和dnmW(以前称为dpsH,被认为是聚酮化合物环化酶基因),dnrH(不是形成红球菌D所必需的)和dnrI(表达dnm和drr所需的调控基因)。基因。另一个质粒具有编码葡萄糖-1-磷酸胸腺嘧啶基转移酶和TDP-葡萄糖-4
    DOI:
    10.1016/s1074-5521(00)8000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ptomyces peucetius dnrQS genes encoding a daunosamine biosynthesis enzyme and a glycosyl transferase involved in daunorubicin biosynthesis
    作者:S L Otten、X Liu、J Ferguson、C R Hutchinson
    DOI:10.1128/jb.177.22.6688-6692.1995
    日期:1995.11

    The dnrQS genes from the daunorubicin producer Streptomyces peucetiu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NA sequencing, complementation analysis, and gene disruption. The dnrQ gene is required for daunosamine biosynthesis, and dnrS appears to encode a glycosyltransferase for the addition of the 2,3,6-trideoxy-3-aminohexose, daunosamine, to epsilon-rhodomycinone.

    来自多柔比星生产菌株链霉菌Peucetius的dnrQS基因通过DNA测序、互补分析和基因破坏进行了表征。dnrQ基因对多柔比星胺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而dnrS则编码一种糖基转移酶,用于将2,3,6-三去氧-3-氨基己糖(多柔比星胺)添加到ε-紫罗兰霉素酮上。
  • A two-plasmid system for the glycosylation of polyketide antibiotics: bioconversion of ε-rhodomycinone to rhodomycin D
    作者:Carlos Olano、Natalia Lomovskaya、Leonid Fonstein、Jon T Roll、C Richard Hutchinson
    DOI:10.1016/s1074-5521(00)80004-6
    日期:1999.12
    genes for deoxysugar biosynthesis that are now available. RESULTS Production of thymidine diphospho (TDP)-L-daunosamine (dnm), the aminodeoxysugar present in the anthracycline antitumor drugs daunorubicin (DNR) and doxorubicin (DXR), and its attachment to epsilon-rhodomycinone to generate rhodomycin D has been achieved by bioconversion with a strain of Streptomyces lividans that bears two plasmids.
    背景技术许多微生物产品的生物活性需要存在附接到阿昔洛酮的一种或多种脱氧糖分子。这在聚酮化合物中尤其普遍,并且是抗肿瘤蒽环类抗生素是狂热的DNA结合药物的重要原因。在体内制备不同的脱氧氨基糖并将其连接至相同或不同糖苷配基的能力将促进新蒽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对抗肿瘤药物的追求。使用现在可用的用于脱氧糖生物合成的众多细菌基因,这是可行的。结果胸苷二磷酸(TDP)-L-柔红胺(dnm)的生产,蒽环类抗肿瘤药柔红霉素(DNR)和阿霉素(DXR)中存在的氨基脱氧糖,并通过带有两个质粒的淡紫色链霉菌菌株的生物转化已经实现了其与ε-溶菌素的结合并产生罗丹霉素D。其中一个包含链霉菌dnmJVUZTQS基因和dnmW(以前称为dpsH,被认为是聚酮化合物环化酶基因),dnrH(不是形成红球菌D所必需的)和dnrI(表达dnm和drr所需的调控基因)。基因。另一个质粒具有编码葡萄糖-1-磷酸胸腺嘧啶基转移酶和TDP-葡萄糖-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拉伯糖基胸腺嘧啶 5'-三磷酸酯 阿拉伯呋喃糖基尿苷三磷酸酯 脱氧尿苷 5'-三磷酸酯 胸苷酸二钠 胸苷酸 胸苷二磷酸酯-L-鼠李糖 胸苷-5'-三磷酸 胸苷 3',5'-二磷酸酯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5-单磷酸对硝基苯酯钠盐 胞苷单磷酸酯-N-羟基乙酰基神经氨酸 胞苷5-(三氢二磷酸酯),化合物与2-氨基乙醇(1:1),单钠盐 胞苷5'-四磷酸酯 胞苷5'-单磷酸甲酯 胞苷-5’-二磷酸 胞苷-5’-三磷酸二钠盐 胞苷-5'-单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 胞苷 5’-单磷酸 胞苷 3',5'-二磷酸酯 胞苷 2ˊ,3ˊ-环一磷酸钠盐 胞磷托定 胞嘧啶-5'-二磷酸二钠 胞二磷胆碱 聚尿苷酸钾盐 聚(5-甲硫基尿苷单磷酸) 羟基甲基脱氧尿苷三磷酸酯 磷酸)二氢2'-脱氧-5-(甲氧基甲基)尿苷5'-( 碘脱氧尿苷酸 甲氨蝶呤5-氨基烯丙基-2'-脱氧尿苷5'-单磷酸酯 生物素-36-脱氧三磷酸胞苷 生物素-36-脱氧三磷酸尿苷 溴脱氧尿苷三磷酸酯 氨基嘧啶酮-4-二磷酸二胺-2-C-甲基-D-赤藓糖醇 尿苷酰基(2'->5')尿苷铵盐 尿苷二磷酸酯葡萄糖胺 尿苷二磷酸酯甘露糖 尿苷二磷酸酯半乳糖胺 尿苷二磷酸酯 N-乙酰基甘露糖胺 尿苷二磷酸酯 2-脱氧葡萄糖 尿苷二磷酰-N-乙酰基葡萄糖胺烯醇丙酮酸 尿苷5-单磷酸 尿苷5'-四磷酸酯 尿苷5'-二磷酸钠盐水合物 尿苷5'-二磷酰-alpha-D-葡萄糖-13C6二铵盐 尿苷5'-(三氢二磷酸酯)二钾盐 尿苷5'-(O-2-乙酰氨基-2-脱氧吡喃甘露糖酸-(1-4)-2-乙酰氨基-2-脱氧吡喃葡萄糖基二磷酸酯) 尿苷5'-(2-乙酰氨基-2-脱氧-ALPHA-D-葡糖基焦磷酸酯) 尿苷5'-(2-乙酰氨基-2,4-二脱氧-4-氟吡喃半乳糖基)二磷酸酯 尿苷3'-二磷酸酯5'-二磷酸酯 尿苷-半乳糖醛酸 尿苷-N-乙酰基葡萄糖胺糖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