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2-phenylchroman-4-one oxime | 92433-5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2-phenylchroman-4-one oxime
英文别名
N-(6-chloro-2-phenyl-2,3-dihydrochromen-4-ylidene)hydroxylamine
6-chloro-2-phenylchroman-4-one oxime化学式
CAS
92433-58-4
化学式
C15H12ClNO2
mdl
——
分子量
273.719
InChiKey
BXFSXGPNJNTW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41.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2-phenylchroman-4-one oxime碘苯二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6-氯-2-苯基-2,3-二氢色烯-4-酮
    参考文献:
    名称:
    Prakash, O. M.; Pahuja, Saroj; Sawhney, S. 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9, vol. 28, # 1-11, p. 73 - 7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6-氯-2-苯基-2,3-二氢色烯-4-酮盐酸羟胺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0%的产率得到6-chloro-2-phenylchroman-4-one oxim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E)-2-苯基色满-4-one-O-((1-取代-1H-1,2,3-三唑-4-基)甲基)肟衍生物的合成和细胞毒性
    摘要:
    摘要 从黄烷酮肟(6a-c)通过多步合成策略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黄烷酮-三唑杂化物(7a-m),涉及Cu(I)催化叠氮化物,炔烃1,3-偶极环加成通过点击反应。测试了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对 HCT-15、HeLa、NCI-H522 和 HEK-293(正常细胞系)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化合物 6a、7a、7b、7d、7e、7j 和 7m 显示出显着的细胞毒性,其中化合物 7b 显示出对 NCI-H522 细胞系的潜在细胞毒性,化合物 6a 和 7a 在其毒性特征中对 HEK-293 具有攻击性。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397911.2020.17596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ytotoxicity of novel (E)-2-phenylchroman-4-one-<i>O</i>-((1-substituted-1<i>H</i>-1,2,3-triazol-4-yl)methyl) oxime derivatives
    作者:Madhu Gutam、Sudhakar Mokenapelli、Jayaprakash Rao Yerrabelli、Somesh Banerjee、Partha Roy、Prasad Rao Chitneni
    DOI:10.1080/00397911.2020.1759645
    日期:2020.6.17
    Abstract A series of new flavanone-triazole hybrids (7a–m) were synthesized from flavanone oximes (6a–c) via multistep synthetic strategy, involving Cu (I) catalyzed azide, alkyn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by Click reaction.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their cytotoxicity against HCT-15, HeLa, NCI-H522, and HEK-293 (normal cell line) cell lines. Compounds 6a, 7a, 7b, 7d, 7e, 7j, and
    摘要 从黄烷酮肟(6a-c)通过多步合成策略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黄烷酮-三唑杂化物(7a-m),涉及Cu(I)催化叠氮化物,炔烃1,3-偶极环加成通过点击反应。测试了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对 HCT-15、HeLa、NCI-H522 和 HEK-293(正常细胞系)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化合物 6a、7a、7b、7d、7e、7j 和 7m 显示出显着的细胞毒性,其中化合物 7b 显示出对 NCI-H522 细胞系的潜在细胞毒性,化合物 6a 和 7a 在其毒性特征中对 HEK-293 具有攻击性。图形概要
  • Prakash, O. M.; Pahuja, Saroj; Sawhney, S. 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9, vol. 28, # 1-11, p. 73 - 74
    作者:Prakash, O. M.、Pahuja, Saroj、Sawhney, S. 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