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 | 68396-9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n-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2R,3S,4R,5R,6S)-5-amino-2-(hydroxymethyl)-6-propoxyoxane-3,4-diol
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68396-97-4
化学式
C9H19NO5
mdl
——
分子量
221.254
InChiKey
APHUWHMGVQRNRM-OKNNCHM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酸酐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75h, 以84%的产率得到propyl 2-acetamid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乙酰氨基葡糖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作为中生根瘤菌甲壳质寡糖合酶NodC的糖基受体的用途
    摘要:
    摘要根瘤菌细菌合成了脂-几丁质寡糖信号分子(Nod因子),这对于在宿主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器官至关重要,这一过程称为结瘤。Nod因子中的几丁质寡糖部分的生物合成是通过根瘤菌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转移酶NodC进行的。用于体内几丁质寡糖合成的初始受体或引物是未知的。为了研究NodC的受体特异性,我们合成了具有不同糖苷配基的N-乙酰氨基葡糖(GlcNAc)衍生物,并使用表达lotorhizobium loti几丁质寡糖合酶NodC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膜制剂在体外测试了它们是否为NodC的受体。使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表明,含有简单烷基链或连接C-1的其他疏水基团的GlcNAc衍生物是NodC的受体。该酶似乎对糖苷配基是β-连接的受体具有特异性。NodC仍将其中GlcNAc的N-乙酰基部分的甲基被烯丙氧基或苄氧基取代的GlcNAc衍生物用作受体。因此,在该位置上的原始甲基对于NodC和GlcNAc之间
    DOI:
    10.1016/s0008-6215(99)00190-1
  • 作为产物:
    描述:
    allyl 2-benzyloxycarbonyl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propyl 2-amino-2-deoxy-α-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乙酰氨基葡糖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作为中生根瘤菌甲壳质寡糖合酶NodC的糖基受体的用途
    摘要:
    摘要根瘤菌细菌合成了脂-几丁质寡糖信号分子(Nod因子),这对于在宿主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器官至关重要,这一过程称为结瘤。Nod因子中的几丁质寡糖部分的生物合成是通过根瘤菌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转移酶NodC进行的。用于体内几丁质寡糖合成的初始受体或引物是未知的。为了研究NodC的受体特异性,我们合成了具有不同糖苷配基的N-乙酰氨基葡糖(GlcNAc)衍生物,并使用表达lotorhizobium loti几丁质寡糖合酶NodC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膜制剂在体外测试了它们是否为NodC的受体。使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表明,含有简单烷基链或连接C-1的其他疏水基团的GlcNAc衍生物是NodC的受体。该酶似乎对糖苷配基是β-连接的受体具有特异性。NodC仍将其中GlcNAc的N-乙酰基部分的甲基被烯丙氧基或苄氧基取代的GlcNAc衍生物用作受体。因此,在该位置上的原始甲基对于NodC和GlcNAc之间
    DOI:
    10.1016/s0008-6215(99)0019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for producing glucopyranose-nitrosourea compounds and novel
    申请人:Tokyo Tanabe Company, Limited
    公开号:US04156777A1
    公开(公告)日:1979-05-29
    Glucopyranose-nitrosourea compounds having lower alkyl group and/or 2-chloroethyl group as substituent(s), are produced at high yield by reacting amino-glucopyranose compounds having lower alkoxy group and/or amino group(s) (or an acid-added amino group) as substituent(s), with o-nitro- or o-cyano-phenyl N-substituted-N-nitrosocarbamate compounds having lower alkyl group or 2-chloroethyl group as substituent. 1-(Lower alkyl or 2-chloroethyl)-3-(D-glucopyranos-6-yl)-1-nitrosourea compounds includ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nitrosourea compounds are novel. The nitrosourea compounds produced by this invention all show antitumor activity, among which the novel compounds exhibit excellent phys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葡萄糖吡喃糖基-硝基脲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烷基基团和/或2-氯乙基基团作为取代基,在高产率下通过将具有较低烷氧基和/或氨基(或加酸氨基)作为取代基的氨基葡萄糖吡喃糖化合物与具有较低烷基基团或2-氯乙基基团作为取代基的o-硝基或o-氰基苯基N-取代-N-亚硝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反应而产生。包含在硝基脲化合物范围内的1-(较低烷基或2-氯乙基)-3-(D-葡萄糖吡喃糖基-6-基)-1-硝基脲化合物是新颖的。本发明产生的硝基脲化合物均显示抗肿瘤活性,其中新颖化合物展现出优异的物理和药理特性。
  • US4156777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56777A
    公开(公告)日:1979-05-29
  • Chemical synthesis of N-acetylglucosam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glycosyl acceptors by the Mesorhizobium loti chitin oligosaccharide synthase NodC
    作者:Eric Kamst、Korien Zegelaar-Jaarsveld、Gijs A. van der Marel、Jacques H. van Boom、Ben J.J. Lugtenberg、Herman P. Spaink
    DOI:10.1016/s0008-6215(99)00190-1
    日期:1999.10
    lipo-chitin oligosaccharide signal molecules (Nod factor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symbiotic organs on the roots of host plants, a process known as nodulation. Biosynthesis of the chitin oligosaccharide moiety in Nod factors is carried out by the rhizobial 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NodC. The initial acceptor or primer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tin oligosaccharides in vivo is
    摘要根瘤菌细菌合成了脂-几丁质寡糖信号分子(Nod因子),这对于在宿主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器官至关重要,这一过程称为结瘤。Nod因子中的几丁质寡糖部分的生物合成是通过根瘤菌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转移酶NodC进行的。用于体内几丁质寡糖合成的初始受体或引物是未知的。为了研究NodC的受体特异性,我们合成了具有不同糖苷配基的N-乙酰氨基葡糖(GlcNAc)衍生物,并使用表达lotorhizobium loti几丁质寡糖合酶NodC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膜制剂在体外测试了它们是否为NodC的受体。使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表明,含有简单烷基链或连接C-1的其他疏水基团的GlcNAc衍生物是NodC的受体。该酶似乎对糖苷配基是β-连接的受体具有特异性。NodC仍将其中GlcNAc的N-乙酰基部分的甲基被烯丙氧基或苄氧基取代的GlcNAc衍生物用作受体。因此,在该位置上的原始甲基对于NodC和GlcNAc之间
查看更多